徐夏半生 作品

第203章 房謀杜斷——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郡杜陵縣人,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之子。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陽縣尉,晉陽起兵後,成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謀臣,授兵曹參軍,遷陝州長史,從平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叛亂。遷秦王府從事中郎,積極運籌帷幄,為時人所敬服。文學館建立後,位列十八學士之首,參與策劃“玄武門之變”時,位居首功,拜太子左庶子,冊封蔡國公。唐太宗即位後,歷任兵部尚書、檢校侍中、吏部尚書,遷右僕射,配合房玄齡同心輔政,負責選拔人才、制定法度等,並稱“房謀杜斷”。

    杜如晦,自幼聰慧有悟性,喜歡與人談論歷史、文學方面的知識,被徵為預備官員。吏部侍郎高孝基非常器重杜如晦,對他說:“你有應付事態的才能,應該作為國家的棟樑,希望你能堅持住這份美德,我想先讓你做個小官,就是俸祿少點。”於是用杜如晦為滏陽縣尉,但不久之後,杜如晦便棄官而回。

    李淵父子在太原起兵,揮軍殺入長安,長安平定後,杜如晦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任為法曹參軍,而後被遷升為陝州總管府長史,視為親信。而太子李建成見秦王府有非常多的人才,害怕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向唐高祖李淵建議將秦王府的官員都調到外地任職。命令下達之後,被遷到外地的人非常多,李世民對此非常擔憂,當時在秦王記室的房玄齡對李世民說:“府中幕僚雖然被遷往外地的人比較多,但是沒有什麼好可惜的,只有杜如晦聰慧,能洞察事理,這個人有王佐之才,大王如果為鎮一方,那用不上他,但如果以後要經略天下,那就非杜如晦不可,只有此人才能幫你大忙。”李世民聽到房玄齡的話後才醒悟過來,對房玄齡說道:“你要是不說,差點讓這樣的人才流失啊。”於是,李世民向李淵上奏,請求將杜如晦繼續留在秦王府為官。

    李淵建立唐朝,隴西薛舉進犯涇州,李世民率軍前往討伐,但被擊敗,而後薛舉突然病死,李世民再次出兵討伐其子薛仁杲,並讓杜如晦等隨軍參贊軍事,薛仁杲兵敗投降,後被斬首。劉武周與宋金剛攻據太原,杜如晦隨從李世民前往討伐,將劉武周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