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196章 造福唐朝——李百藥

    李百藥,字重規,博陵安平人,隋唐時期政治人物史、歷史學家、詩人,博學好文,創作了史學代表作《北齊書》。初仕隋朝,拜太子舍人,輔佐太子楊勇,隋煬帝即位,貶為桂州司馬,遷建安郡丞,捲入農民起義。歸順唐朝,流放涇州,徵為中書舍人,參與修訂五禮律令,遷禮部侍郎,轉太子右庶子,輔佐太子李承乾。人品耿直,直言上諫,作《封建論》,以修史之功,遷散騎常侍、太子左庶子,轉宗正卿,封安平縣公。

    李百藥,生於仕宦家庭,自幼身體多病,祖母以“百藥”為名,自幼受到家庭影響,好學博聞,富於獨立見解,七歲能做文章。有一次,父親的朋友陸乂、馬元熙來家作客,談詩論文,客人讀陳朝著名學者徐陵文章,對“既取成周之禾,將刈琅邪之稻”,頗感迷惑,不知出自何典。李百藥應聲答道:《左傳》稱‘鄅人藉稻’。杜預注“鄅國在琅邪開陽縣。客人聽後大為驚歎。

    開皇初年,以父蔭,拜東宮通事舍人,進入仕途,遷太子舍人,兼東宮學士,成為陪伴太子楊勇的學者,年少有才,招來嫉妒和誹謗,為了避禍,稱病辭官。父親去世後,襲爵安平縣公,左僕射越國公楊素、吏部尚書牛弘非常看重李百藥。於是,推薦李百藥為禮部員外郎,太子楊泳以為東宮學士。李百藥發揮自己的才學,奉詔參與修《五禮》,定律令,撰寫《陰陽書》,作奏議文表。

    然而,正當李百藥積極施展才能抱負之時,不知不覺捲入隋朝皇室內部最高統治層的爭鬥中,成了宮廷鬥爭的受害者。晉王楊廣是個野心勃勃的人物,對於皇兄楊勇的太子之位早存覬覦之心,趁著出鎮揚州大都督之機,四處招攬人才,培植個人勢力,曾召李百藥為幕僚,被李百藥稱病推辭,於是,楊廣對其懷恨在心。隋文帝去世,楊廣即位,百藥受到排擠,官運蹇滯,被貶出京城,為桂州司馬。後來,罷州置郡,百藥的司馬一職也被免去,於是迴歸鄉里。百藥出任魯郡臨泗府越騎校尉,戍守會稽,又授建安郡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