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99章 宣德先生——劉炫

    各地農民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天下已經大亂,劉炫顛沛流離,孤身回到河間郡,城外戰亂不已,他困頓城中,與在景城老家的妻子僅隔百里,但無法通音訊。劉炫鬱鬱寡歡,著文排遣胸中塊壘,文章中感嘆生不逢時,無法與前代通儒相比。晚境已近,頓生悲涼:“日迫桑榆,大命將近,故友飄零,門徒雨散,溘死朝露,埋魂朔野。親故莫照其心,後人不見其跡,殆及餘喘,薄言胸臆。……天違人願,途不我與。世路未夷,學校盡廢。道不備於當時,業不授於身後。銜恨泉壤,實在茲乎?”

    當時,劉炫的許多門人已經參加了義軍,他們體恤老師的困境,到河間郡城去把劉炫索要了出來。後來,起義軍失敗,劉炫孤苦無所依,踉踉蹌蹌奔回老家景城,景城的官員,知道劉炫與賊相知,怕受牽連,哪裡敢接納他,於是將城內緊閉。當時正是嚴冬季節,已經是六十八歲老人的劉炫,腹中飢餓,衣履襤褸,在那冰冷的寒夜裡,呼天不應,叫地不靈,滿腹經綸的一代巨儒凍餒至極,慘死城下。

    劉炫死後,門人們尊他為“宣德先生”,劉炫是一位多產的經學家,著有《論語述議》十卷,《春秋攻昧》十卷、《五經正名》十二卷、《孝經述議》五卷、《春秋述議》四十卷、《尚書述議》二十卷、《毛詩述議》四十卷、注《詩序》一卷等。這些著述也曾廣泛流傳過,唐代著名經學家孔穎達撰寫《五經正義》時,曾採用了他的不少說法,可惜,後來都陸續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