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69章 《薛司隸集》——薛道衡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史事講將2 九桃小說(9txs.com)”查找最新章節!

    薛道衡,字玄卿,河東郡汾陰縣人,隋朝大臣、詩人,東魏儀同三司薛孝通之子。出身河東薛氏,六歲喪父,專精好學,與盧思道、李德林齊名。初仕北齊,授主客郎。再仕北周,拜內史舍人。隋朝建立後,拜內史侍郎、開府儀同三司。隋煬帝即位時,出為潘州刺史,遷司隸大夫,世稱薛司隸,在隋朝詩人中藝術成就最高。因上書隋煬帝,被迫自盡,時年七十歲,天下冤之。著有文集七十卷,流行於世,今存《薛司隸集》一卷。唐朝建立後,憑藉其子薛收功勞,追贈上開府、臨河縣公。

    薛道衡,歷仕北齊、北周、隋朝,與李德林、盧思道齊名,為當時文壇領袖。出身官僚家庭,六歲時父母雙亡,成為孤兒,專精好學,13歲時,讀《春秋左氏傳》,有感於子產相鄭之功,作《國僑贊》一篇,辭藻華美,世時人稱為奇才,由此以文才召世。北齊時,薛道衡待詔文林館,兼主客郎,負責接待、應對北周及陳的使者,與當時文壇才子李德林、盧思道等常相過從。

    北齊亡,周武帝用薛道衡為御史二命士,薛道衡自以為不受重用,便棄官歸鄉里,後來又入仕途為州主簿,不久又為司祿上土。楊堅作相時,薛道衡效力於大將軍梁睿府下,參與平定王謙之亂,後又從徵突厥,還朝後,被任命為內史舍人,仕途上開始有起色。當時薛道衡還兼任聘陳主使,多次往還江東,對陳朝的腐敗情況瞭解很深,所以多次上奏隋文帝,要求對陳“責以稱藩”,也就是不承認陳朝和隋對等,實有滅陳、統一南方之意。

    薛道衡被任命為淮南道行臺吏部郎,隨從晉王楊廣、宰相高熲出兵伐陳,專掌文翰。隋師臨江,高穎問薛道衡:“此番舉兵,能否克定江東,請君言之。”道衡回答說:“凡論大事成敗,先須以至理斷之。《禹貢》所載九州,本是王者封域,南北分裂已久,戰爭不息,否終斯泰,以運數言之,其必克一世;有德者倡,無德者亡。自古興亡,皆由此道。我隋主上躬履恭儉,憂勢庶政,陳叔寶峻字雕牆,酣酒荒色。其必克二也;為國立體在於用人,陳重用小人,命將非才,其必克三也;陳甲土不過十萬,西至巫峽,東至滄海,分之則勢懸而力弱,聚之則守此而失彼,其必克四也。”高穎聽完之後,忻然歎服,說:“君言成敗,事理分明,吾今豁然矣。本以才學相期,不意籌略乃爾!”從這裡可以看出,薛道衡對當時的局勢分析得極有見地,表明他是一個有政治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