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44章 評議人物——何妥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史事講將2 九桃小說(9txs.com)”查找最新章節!

    何妥,字棲鳳,西城人,隋代音樂家與哲學家。機敏聰慧,八歲入國子學,以國子博士受命考定鐘律。又曾獻上何妥車,以國子祭酒卒於官,著有《樂要》一卷、《周易講疏》十三卷等。

    何妥,父親何細胡因經商進入西蜀,於是就在郫縣安家,侍奉梁朝武陵王蕭紀,主管金帛交易,因而成為鉅富,號稱“西州大賈”。何妥小時就機警聰敏,八歲時遊國子學,助教顧良對他開玩笑說:“你既然姓何,不知是‘荷葉’之‘荷’?還是‘河水’之‘河’?”何妥應聲說道:“光生姓顧,不知是‘眷顧’之‘顧’,還是‘新故’之‘故’?”眾人都為他的靈活機變感到詫異。十七歲時,何妥因靈巧機敏侍奉湘東王蕭繹,蕭繹知道他聰敏,又召為誦書,侍奉於左右。

    當時蘭陵人蕭翽也有雋才,住在青楊巷,何妥住在白楊頭。人們因此就說:“當今世上有倆雋才:一個是白楊頭何妥,一個是青楊巷蕭翽。”他就是如此受到世人讚譽。江陵淪陷後,周武帝特別器重他,命他為太學博士,後周宣帝繼位,打算同時冊封五個后妃,以此徵求儒生辛彥之的意見。辛彥之回答道:“皇后和天子同是尊貴之軀,不可同時立五個。”何妥駁斥說:“上古帝嚳有四個妃子,舜也有兩個,后妃哪有什麼定數呢?”因此,何妥被封為襄城縣伯。

    隋文帝篡周建隋,何妥被授予國子博士,兼通直散騎常侍,晉爵為公。何妥生性急躁,也頗具口才,喜歡評議人物。當時,納言蘇威曾對隋文帝說:“我的先父常常告誡我說,只要通讀《孝經》一卷,就足以立身治國,何必多學!”隋文帝覺得他說得在理。

    何妥為此向隋文帝進言道:“蘇威所學,不只《孝經》一卷。他的先父倘若確實說過這話,那麼,蘇威就沒有聽從父訓,這說明他不孝順;假如他父親根本沒有說過這番話,那麼,他就是公然在皇上面前說謊話,這說明他不忠誠。既不忠,又不孝,這種人怎麼能侍奉皇上?況且孔子曾經說過:‘不讀《詩經》,就無話可講;不讀《禮記》,就不能立身行事。’蘇綽教子怎麼竟然違反聖人的訓導呢?”蘇威當時身兼五職,隋文帝十分親近、器重他。何妥因此對隋文帝說,蘇威不可信任。

    又因為主管天文、律度的都不稱職,何妥又提出八件事向隋文帝奏道:

    其一,我聽說善於識別人才的就是賢哲,一國之君要做到這點就更加困難。孔子說:“正直的人放在邪惡的人上面,百姓就會信服;反之,把邪惡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上面,百姓就不會信服。”由此看來,政治安定,必須慎重地選拔、使用人才。所以,推薦賢才的受重賞,埋沒賢才的應殺戮。看看現在的用人情況,確實不同此,不管是奸佞還是正直,也不管是賢能還是愚笨,他們對於想要推崇的人,一啟用就委以重任;對於想要壓抑排擠的人,就叫他到老也只能做個郎官這樣的小官。人們不能心服,實在是因此而造成的呀。我聽說在朝廷上授予爵位,是希望大家都獎賞他;在大街殺人,是希望人們都能唾棄他。我看皇上十分關注訴訟案件,愛民如子,每次處理案件,無不親自徵求大家的意見,不濫用刑法,這是皇上的聖明之處啊!對待訴訟案件能如此,授人爵位也應該如此。如果您心裡記著誰有什麼豐功偉績,就可以提拔、重用。從這以下,如要選拔重要官員,必須廣泛徵求大家的意見,不應該偏信某一個人的推舉。那麼,在上者不徇私,在下者無報怨。

    其二,孔子說:‘經常審查朋黨,那麼,罪人就無人袒護了。’孔子又說:‘君子講團結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卻不講團結。’這裡所所說的勾結,就是結黨營私。他們對心裡所喜歡的人,即使他已經榮華富貴,仍然加以提挈;對心裡所厭惡的人,即使他已經處於卑微、屈辱的境地,也要拼命加以詆譭。那些小人一旦被提拔重用,必定相互勾結、袒護,那麼,欺君之心頓生;而那些官卑職小的人既然身受屈辱,就必然會生怨氣,怨言自然就產生了。誠望您能廣泛查訪,不要使小人結黨營私成為一種風氣,應親自施以恩威。國家的憂患,沒有比這更大的了。

    其三,我聽說舜曾舉薦十六個人,即所謂‘八元’、‘八愷’。我想他的賢明,要比今天的人高,但舜仍然擇才而用,不致混亂,才使國家四境安定,各種事功都作得好。而今官職極多,但用的人卻很少,有人身兼數職。是國家缺少人才?還是人才都不行?如此大國,有才能的人確實不少,可是,他們縱使有才能,也缺乏仕進的機會。東方朔曾說:‘器重,他會成為將帥;鄙棄,他就只能成為奴隸。’的確如此啊。現在的一些官員,不考慮自己的德行和才能,既沒有呂望、傅說的才能,卻自負有傅巖、滋水的傲氣,不考慮責任重大,而只怕管的事不多,安於寵幸,翫忽職守,終致失敗,實在是上述原因所造成的。《易經》說:‘鼎的腳一旦折斷,裡面的食物就會傾出,那情形一定狼藉不堪。’這就是說,那些腳本來就不勝重任。我聽說需要竭盡全力才能舉重的人,不能委以重任。我懇請您另選賢良,並依據各自的才能讓他們分管有關事務,使之各有餘力。誠如此,凡事就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