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37章 音樂奇才——萬寶常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史事講將2 九桃小說(9txs.com)”查找最新章節!

    萬寶常,隋代音樂家,其父萬大通曾從梁朝部將歸附北齊,跟隨梁將王琳歸順了北齊,王琳抗陳戰死,其父圖謀逃回江南梁朝,事情洩漏,被殺。因此,萬寶常被髮配為樂戶,因此他精通音律,各種樂器都能精熟演奏,他自己曾製造了一組玉磐,獻給北齊皇帝。萬寶常曾和別人正在吃飯,飯間討論起音調,當時現場沒有樂器,他就拿面前的餐具和其他雜物,用筷子敲擊,定其音調的高低,五音配齊,敲擊起來,和樂器一樣音調和諧,被當時的人大為讚賞,但他經歷了北周和隋朝,都沒能被提拔。

    沛國公鄭譯等人重定樂律,制黃鐘調,萬寶常雖然只是一個藝人,鄭譯等人也常常叫他來一起商量,但他的主張大多不被採納。後來,鄭譯的樂曲編成上奏皇帝,皇帝召見寶常,問他這些樂曲是否可行,萬寶常說:“這是亡國之音,陛下您不應聽這種聲調!”隋文帝很不高興。萬寶常就極力說明這種聲調錶現了哀怨、淫邪、放肆的情緒,不是莊重的雅音,請求用水尺為準,來調正樂器聲調,隋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

    萬寶常得到皇帝的命令後便製造各種樂器,樂器的聲調都比鄭譯等人所定的調值降了兩個調。同時,他還撰寫了《樂譜》六十四卷,全面論述八種音高可以遞相為基調的規律,以及音調調整的變化,總括起來,共有八十四調,一百四十四律,能變化出一千八百聲調。當時的人認為,《周禮》一書記載了八種音高可以遞相為基調的說法,但是從漢、魏以來,歷代音樂家都弄不懂,見到萬寶常對此記載的創解,都嗤之以鼻。到這時,皇帝讓他試奏,簡直是應手成曲,在場的人,莫不驚異讚歎。於是經他淘汰、創制、改進的樂器數不勝數,但這些樂器的音色淡雅,當時人不喜歡,音樂官署太常寺裡的音樂家多數人持排擠、詆譭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