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460章 玄宗子女——李琮 李琰 李瑤等

    李琮,初名嗣直,隴西成紀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長子,母為劉華妃。以皇孫身份,封為許昌郡王。唐玄宗即位後,加封郯王,狩獵傷及面部,遙領安西大都護,改封慶王,改名李潭,遙領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授太子太師,賜名李琮,進位司徒,遷太原牧。

    李琰,初名李嗣真,隴西郡成紀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唐肅宗李亨之弟。封鄫王,改封棣王,改名李洽,後改名李琰,為武威郡都督、河西隴右經略節度大使。因兩位孺人爭寵引發巫蠱事件,被唐玄宗囚禁,後因憂懼而死。

    李瑤,隴西成紀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五子,母為皇甫德儀。初封鄂王,遙領幽州大都督、河北道節度大使,假開府儀同三司。受到武惠妃誣陷,廢為庶人,坐罪被殺。

    李琬,本名李嗣玄,隴西郡成紀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唐肅宗李亨之弟。封甄王,改封榮王,改名李滉,受京兆牧、隴右節度大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滎陽鄭氏女為榮王妃。改名李琬,納河東薛氏女為榮王妃,授單于大都護。安祿山反,玄宗任命榮王李琬為征討元帥,名將高仙芝為副元帥,征討叛軍,不久,李琬薨逝,贈靖恭太子。素有雅稱,風格秀整,當時士庶希望李琬對叛軍有所成功,忽然殂謝,遠近都很失望。

    李琚,本名李涺,隴西成紀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第八子,母為劉才人。封為光王,兼任廣州都督、開府儀同三司,學尚才識,有才力,善騎射。受到武惠妃誣陷,廢為庶人,下獄論死,追復官爵。

    李一,隴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九子,母為武惠妃。生而美秀,深得寵愛,夭折時年僅兩歲,追封夏王,諡號為悼,葬於萬安山之東南嶺。

    李璲,本名李濰,隴西成紀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二子,母為劉華妃。封為儀王,歷任開府儀同三司,河南牧。

    李璬,本名李澐,隴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子,母為高婕妤。愛好讀書,擅長文詞,初封潁王,遙領安東都護、平盧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璬,迎娶獨孤禮第十二女為王妃。安史之亂後,出任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接待唐玄宗李隆基,奉命宣慰唐肅宗。去世時享年六十六歲,追贈太傅,陪葬於泰陵。

    李敏,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五子,母為武惠妃。武惠妃得寵,李敏幼而豐秀,玄宗鍾愛無比,才週歲,夭折,封為懷哀王或懷思王,先葬在景龍觀,後改葬京城長安南,祔葬武惠妃所葬的敬陵。

    李玢,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子,本名李洄,母為柳婕妤。李玢仁愛,有學問,封為延王,遙領安西大都護、磧西節度大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兼河南牧。因安祿山之亂幸蜀,李玢子女三十六人,不忍丟棄於道路,因此耽擱,數日不及行在所,玄宗大怒,幸虧堂兄弟漢中王李瑀抗疏相救,聽其歸於靈武。

    李琦,本名李沐,隴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一子,母為武惠妃。冊封盛王、出任揚州大都督、開府儀同三司,領江南東路及淮南河南等路節度支度採訪等使,沒有成行。去世時年四十歲,追贈太傅,陪葬於泰陵。

    李環,原名李溢,隴西郡成紀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唐肅宗李亨之弟。封為濟王,授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環。

    李瑝,本名李沔,字嗣衝,隴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其父為唐玄宗李隆基、母為盧賢妃。冊封信王,授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信州刺史,去世,享年五十歲,追贈太傅。

    李玼,原名李漼,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四子,母為閻才人。封為義王,授開府儀同三司,其子李儀為舞陽郡王、太僕卿同正員,李僇為高密郡王、宗正卿同正員。

    李珪,原名李沚,隴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五子,母為王美人。冊封陳王,授陳州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珪,納韋氏為妃。去世時享年六十,追贈太傅。

    李珙,原名李澄,隴西成紀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六子,母為陳才人。封為豐王,安祿山叛亂後,授涼州都督,仍領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路節度、支度、採訪使。吐蕃攻陷長安時,受到將軍王懷忠劫持,圖謀自立,坐罪賜死。

    李瑱,本名李潓,字嗣盈,隴西成紀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母為鄭才人。封為恆王,信仰道教,授右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瑱。安史之亂爆發,跟隨唐玄宗逃亡成都,不再穿道士服了,收復兩京後,回到長安。唐代宗時期,薨於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