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453章 開元名相——張九齡

    張九齡,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聰明敏捷,善於屬文,進士及第,授校書郎。唐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得到宰相張說獎拔,拜中書舍人,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遷中書令,開元盛世的最後名相。舉止優雅,風度不凡,富有膽識和遠見,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權貴,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後世人所崇敬、仰慕。

    張九齡,出生於世代仕宦的家庭,曾祖父張君政,曾任韶州別駕;祖父張子虔出任過竇州錄事參軍;父親張弘愈,曾為新州索盧縣丞。幼時聰明敏捷,擅長寫文章,9歲知屬文,13歲能寫出好文章,時用書信幹求廣州刺史王方慶,王方慶非常讚賞他,說:“這個人一定能有所作為。”王方慶的讚歎,對鼓勵他立下遠大志向有積極作用。

    青年時期的張九齡,才智過人,勤奮好學,能詩善文,登進士第。宰相張說因直言得罪了武則天的寵臣張昌宗,被流放到嶺南,過韶州,得閱張九齡文章,誇獎他的文章“有如輕縑素練”,能“濟時適用”,一見而厚遇之。張說博學多才,是當時文人的領袖,又是朝中多有建樹的重臣,他的激勵對剛剛走上人生道路的張九齡是很大的鼓舞。

    張九齡赴京應吏部試,才堪經邦科登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奉使嶺南,就便省親。當了幾年秘書郎,得不到調遷,萌生歸鄉之念,正好太子李隆基有所作為,舉天下文藻之士,親自策問,九齡應試道侔伊呂科,對策優等,升為右拾遺。李隆基即位為玄宗,張九齡改任左拾遺,與宰相姚崇的矛盾卻越來越大。姚崇是唐玄宗所器重的大臣,執掌軍國大權,張九齡在唐玄宗上臺的第二年,就上書姚崇,提醒他“遠諂躁,進純厚”,姚崇復書嘉納其言,在選官用人中消除過去緣親是舉的流弊,堅持以才取人,整頓吏治。玄宗於東宮舉文學士,張九齡名列前茅,授左拾遺,曾上書唐玄宗李隆基,主張重視地方官人選,糾正重內輕外風氣,選官應重賢能,不循資歷。

    然而,意見並不總是一致,過了三年,張九齡又以“封章直言,不協時宰”,招致了姚崇不滿,這年秋天,他以秩滿為辭,去官歸養。張九齡回到嶺南,住了一年多時間,他並不閒居,而是想為家鄉辦點實事,甫到家中,便向朝廷狀請開大庾嶺路。張九齡出入嶺南,也走過這必經之路,對大庾嶺梅關“人苦峻極”的險阻深有感受。

    嶺南以沿海之利,海外貿易交通有了很大發展,廣州已成為中外海上交通門戶的大商港,在這種情況下,開鑿梅關古道,改善南北交通顯得非常迫切。張九齡的建議得到朝廷批准,於是他自任開路主管,趁著農閒徵集民夫,開始開鑿工程。張九齡親自到現場踏勘,緣磴道,披灌叢,不辭勞苦,指揮施工,古道修通後,全長十幾公里,路寬近17米,路兩旁遍植松樹。路修成之後,張九齡撰寫了《開鑿大庾嶺路序》,記述大庾嶺開鑿後,公私販運“轉輸不以告勞,高深為之失險。由於梅關古道的修通,南北交通大為改觀。梅嶺古道成了連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後人譽之為“古代的京廣線”,不僅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貢獻,而且造福子孫後代。

    張九齡居家時間,與曲江縣尉王履震、韶州王司馬來往密切,詩酒唱酬,結成知己,與王履震聯袂來到廣州,寫下《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詩。張九齡被召入京,返京時,王司馬一直送到大庾嶺上,到京後,因修大庚嶺路有功,拜左補闕,主持吏部選拔人才。張九齡的才學與能幹漸為大家所認識。吏部考試選拔人才,與右拾遺趙冬曦四次奉命參與評定等第,都能公允服人,改任禮部員外郎,後又升遷司勳員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