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446章 禪宗六祖——慧能

    慧能,被尊為‘禪宗六祖’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弘化於嶺南,對邊區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影響,王維《能禪師碑銘》謂其:“實助皇王之化”;同時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養,皇室屢次迎請惠能進宮,併為其建寺造塔。在滑臺大雲寺的無遮大會之後,通過對南北是非的辯論,奠定了曹溪禪在禪宗的地位。在惠能入滅一百年後,禪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談禪,柳宗元撰《賜諡大鑒禪師碑》說:“凡言禪,皆本曹溪。”武宗滅法之後,曹溪禪即位居中國佛教的主流地位。

    惠能,俗姓盧,傳說初生時有“二異僧”來取名“惠能”,是從小就叫惠能,按照佛門慣例,“惠能”是出家時的法名。父親原在范陽做官,後來被貶遷流放到新州,幼年時父親去世了,後來母子移居南海,長大以賣柴維持生活。惠能某天聽人誦《金剛經》而有所領悟,被告知黃梅憑墓山弘忍大師講《金剛經》,於是決定去參禮,有客人鼓勵他並出錢安頓老母,在寶林寺住了一段時間,到樂昌依智遠禪師坐禪,又受慧紀禪師的激發,才決定去黃梅參禮弘忍。

    約一個月後,惠能到黃梅憑墓山見弘忍,自稱“唯求法作佛”;因答:“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別”,而受到弘忍賞識。弘忍門下是自耕自食的,惠能被派去碓房,踏碓八個多月。“素刳其心,獲悟於稊稗”。修行結合勞作,是佛教固有的,此後成為曹溪禪的特色。除了勞作,也隨眾聽法,弘忍某天要大家作偈,想察看各人見地,以便付法。神秀是弘忍門下的上首,他把偈寫在廊下壁上,惠能認為神秀偈沒有見性,也作了一偈請人寫上。弘忍發現惠能的偈更好,便在夜裡私下為他說法,還密授袈裟給他,以為信記,說明他繼承了祖位。

    惠能走後,東山門下有人追來,其中的慧明,一直到大庾嶺追到惠能,惠能將袈裟給他,他反而表示“遠來求法,不要其衣”。惠能便為他說法:“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慧明言下大悟,惠能也就回到嶺南。慧明本是弘忍弟子,也成為惠能弟子了。據《歷代法寶記》,慧明的弟子“看淨”,仍屬於東山的傳統,而惠能是不“看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