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436章 大慧禪師——張遂

    張遂,又名一行,法號敬賢,號“大慧禪師”,魏州昌樂人,唐代高僧,也稱為沙門一行、一行阿闍梨,唐人還呼為“一公”。精通梵文,熟悉印度在數學與天文學方面的成就,一行的研究充分利用了當時印度的三角學知識,是唐朝著名的天文學家和釋學家。

    張遂,曾祖是唐太宗的大臣張公謹,在初唐是極顯赫的世族,其祖父張大素官至門下省東臺舍人,後被貶為懷州長史,家道中落,父親名叫張懍,任武功縣令。張氏家族在武則天時代已經衰微,張遂自幼生活在關中,刻苦學習曆象和陰陽五行之學,青年時代即以學識淵博聞名於長安。為避開武則天侄的糾纏,剃度為僧,取名一行。先後在嵩山、天台山、當陽山學習釋教經典和天文數學,曾翻譯過多種印度佛經,後成為佛教一派——密宗的領袖。

    唐玄宗李隆基派專人將他接回長安,將一行請入集賢院,問他有什麼本領。一行回答說,除了擅長記憶外,就沒有其它的特長了,於是李隆基叫宦官拿出一本宮女名冊,一行看了一遍,就隨手合上。他掩卷背誦,而且背得很快,完全就像在照著花名冊在唸一樣,從頭到尾都背誦下來,竟然沒有漏掉一個。李隆基驚訝世上還有這等異人,經張說推薦,李隆基命一行主持修編新曆法《大衍曆》,一行和梁令瓚等又設計製造水運渾象。這個以水力推動而運轉的渾象,附有報時裝置,可以自動報時,稱為“水運渾天“或“開元水運渾天俯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