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417章 威震邊疆——王忠嗣

    王忠嗣,初名王訓,華州鄭縣人,唐朝名將,豐安軍使王海賓的兒子。出身太原王氏,起家尚輦奉御,父親戰死殉國後,成為唐玄宗撫養的假子,賜名忠嗣,交好忠王李亨。出任河西兵馬使,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征,參加玉川戰役,輕騎偷襲吐蕃,導致吐蕃贊普倉皇逃走,接替王晊擔任隴右節度使。北伐契丹,參加“桑乾河之戰”,三戰三捷,奚、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大敗突厥葉護部落,誅殺烏蘇米施可汗。參加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導致吐蕃兩王子陣亡、吐谷渾依附大唐,歷任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冊封清源縣公。反對進攻吐蕃石堡城,預言安祿山將會作亂,功勳日盛,受到宰相李林甫嫉恨,誣陷王忠嗣“欲奉太子”李亨為帝。在部將哥舒翰苦求下,貶為漢陽太守,遷漢東太守,去世時四十五歲,獲贈兵部尚書、太子太師。

    吐蕃進犯隴右,唐玄宗下詔命隴右防禦使薛訥率杜賓客、郭知運、王晙、安思順抵禦。薛訥派王海濱先鋒,到武階與吐蕃兵交戰,王海濱取勝,殺獲了很多吐蕃軍,眾將嫉妒他的戰功,按兵觀望,王海賓兵少,眾寡不敵,王海賓戰死,唐朝大軍乘機進攻,斬首一萬七千吐蕃軍首級,繳獲戰馬七萬五千匹、牛羊十四萬頭。王晙率軍與薛訥軍匯合,一起追擊吐蕃軍,又在長城堡擊敗吐蕃軍,前後殺獲吐蕃軍數萬人,玄宗憐惜王海賓,追贈他為左金吾大將軍。

    王訓時年九歲,授任尚輦奉御,入宮拜見唐玄宗,伏地大哭,唐玄宗安慰他說:“這相當於霍去病的遺孤啊,等到年壯而拜為將。”賜名“忠嗣”,收養在宮中,李亨為忠王時,唐玄宗叫他與王忠嗣交往。

    王忠嗣長大以後,為人勇猛剛毅,寡言少語,富於用兵的謀略,唐玄宗與他談論兵法,王忠嗣對答如流,唐玄宗很器重他,說:“你今後必然成為良將。”讓他試守代州別駕,大姓豪強關閉門戶收斂行跡,不敢犯法。王忠嗣經常率輕騎出塞,李亨稟告唐玄宗說:“王忠嗣勇於戰鬥,恐怕損失了他。”因此朝廷將他召回,追授予其父安西大都護之職。信安王李禕在河東,蕭嵩出河西,多次引薦王忠嗣為自己的部下,唐玄宗因他年輕,心懷為父復仇的意願,下詔不可以任為重將。

    蕭嵩入朝,王忠嗣說:“跟隨公已經三年,沒有什麼回報天子。”於是,請求率精兵數百襲擊敵虜,適逢吐蕃贊普大酋在鬱標川練兵,部下想要返回,王忠嗣不聽,提刀衝入敵陣,斬殺數千人,繳獲羊馬數以萬計。蕭嵩向朝廷奏報他的戰功,唐玄宗非常高興,多次遷任為左威衛將軍、代北都督,封清源縣男。

    河西節度使杜希望想攻取吐蕃新城,有人提議說王忠嗣富於才幹,杜希望奏請朝廷,朝廷下詔追召他趕赴河西,進軍攻取了吐蕃新城。王忠嗣功多,授任左威衛郎將,專知兵馬。不久吐蕃大舉出兵,準備報復新城之敗,早晨逼近官軍陣地,唐軍寡不敵眾,全軍都很恐懼,王忠嗣單騎挺進敵陣,左衝右突,一人殺死數百人,吐蕃軍慌亂中相互踐踏,唐軍從側翼襲擊,吐蕃軍大敗。由於戰功顯赫,唐玄宗下詔授予左金吾衛將軍,不多久又兼左羽林軍上將軍、河東節度副使、大同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