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茶米酒 作品

第260章 哪種心思看如今(5000)

    說到底,宋缺的天刀境界,是他一生智慧與閱歷的凝結,本就不是全然屬於方雲漢的東西,沒有經歷過那些事,又哪來的那些深切感悟。

    而在元十三限手中脫胎換骨的山字經,同樣也因他自身的閱歷、心性,混入了些微影響。

    因而,在天下第一那個世界之中,這些本來還不要緊的影響,因為針對心智思維的悟性變化,變得更加混亂難解,形成隱患。

    方雲漢的功力愈強,心靈上的穎悟,卻反而在倒退,不如他初得神功、解救自身的時候那樣純粹。

    他梳理自身種種功法,將功力融合的時候,甚至下意識的忘記了武學心境同樣需要修繕、融合,做到更貼近於自己。

    吃一塹長一智,清靜下來的方雲漢心中多了一些警醒,又聽到身邊的公孫儀人開口。

    她晃著那個水囊,聽著裡面嘩嘩的響動,“其實要是心情不佳,不知所措的話,可以回想一下自己過去立下的那些目標。從那些有的已經不在乎,有的已經遺忘掉的目標裡,找出一個最遠大的志向。”

    “也許想著想著,就覺得自己熱血沸騰,掃清迷惘,又能再闖一百道難關了。”

    方雲漢笑了一聲,這次沒有再做無謂的掩飾:“你一說,我就想起來,從前好像還真有過一個可稱遠大的志向。”

    說話間,他雙手分別拔起身邊雪地上的兩把劍,往中間用力一壓,散發出紅、藍光芒的兩把長劍,驟然發出一聲劍鳴,竟然合二為一。

    排除劍身上籠罩的光芒變為白色這一點之外,此時留存下來的這把劍,體積、外形,與之前的心劍相同,只是分量上,多加了一把魔劍的重量。

    公孫儀人驚奇的看著這一幕。

    方雲漢則橫起手中僅餘一柄的長劍,左手的劍指,從長劍吞口的位置向劍尖抹去。

    均勻的白光,在他左手食指與中指抹過的地方,逐寸逐寸的收斂到劍身之中,徹底展露出了色澤如同白玉,又隱約有魚鱗紋路的劍質。

    “魔劍啊,魔劍,難怪始終不能徹底馴服,也非只因血脈,我心退轉,自己都不服自己啊。”

    三祗行滿,得常樂我淨四真德,若以佛門來說,要成就等覺菩薩果位,八地之上,心境才能永不退轉。

    猶在凡間為人,就只有常常自省,才能夠清新自我,不使心靈墜落。

    方雲漢說道:“我當年看見千丈高山,萬頃滄海,草原一望無際,雲高千里曠然,又有險風惡道摩天絕壁,鳥語花香幽靜小谷,就想,人們生在這大好世界之中,都該有有機會去選擇充實欣悅的生命,才算不辜負了。”

    劍光全數收斂,方雲漢臉上流露出一種追憶的笑容,好像是在嘲笑自己那時候的狂妄可笑,卻又拾起了當時的志氣。

    “所以我想我重視的人,我身邊的人,我所能看到的人,我所能聽聞的人,我所能知道的人們,都能擁有和樂歡笑的人生。”

    “好模糊的志向,不如直接說你要成為大英雄。”公孫儀人善意的笑著,右手拿著水囊,左手就輕拍了拍右手的掌根處,道,“不過這樣的志向,應該足夠你用很長很長的時間去追求了,也很好啊。”

    方雲漢將凌霜劍在手中轉了一圈,望了她一眼,道:“說來,我最近新創了一門內功,聽了你剛才這句話,倒是為它想到了一個合適的名字。”

    公孫儀人順著問道:“什麼?”

    “那個名字其實帶著一段故事,故事情節以後跟你細說。”

    方雲漢隨手一拋,凌霜劍輕飄飄的落入劍匣之中。

    “就叫,《靈臺方寸山》。”

    曾經,靈臺走出孫大聖,勾起多少少年英雄夢。

    他話音剛落之際,那山洞之中,傳出了一道蒼老蒼涼的歌聲。

    “扶龍隱處,千百高士,庸庸半生,不勞憂煩,何意倏忽千古,驚失滿山琅琅……”

    一道常人不可見的悠悠光華,飄出了那個山洞,在方雲漢等人眼中顯化出足足有數丈高下的虛影。

    那老者面貌瘦削,鬚髮冰白,卓然立於虛空,手挽同等比例的拂塵虛影,仰望長天,蒼涼歌聲,漸轉絮語深沉。

    “楊柳千萬絲,吹絮過寒關。錯望來處遠,古語向誰談?”

    半生不曾下山,沒有一點與人爭鬥的經驗,懶散怕事,庸碌無為,勉強扒在第三大境的門檻上,鬥法能力實際只停留在第二境水準,卻能夠在教尊為首的數人議定之下,得承一處護法尊位。

    千秋之後的孤影裡,這庸庸老者,或許才懂了當初那些目光。

    終究神魂顯聖,半日重鑄根基,三境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