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傳人 作品

第668章 失落的世界

    程宗勖被徐符派來的道童接引至頂層廣場臨崖一側的一處暖閣休息,視野極佳,可以望見遠方重重無盡的雄斷山脈。不過,神宮裡面的人可不這樣稱呼這座大山,人家叫它昆麓。

    姚譽君直接被道童接引去了藏經閣,徐符吩咐過讓他先挑撿幾部秘藉認真研究一下,回頭有空兒再指點他。為了讓自己的後代能比得過張家後人,徐老道也算用心良苦。

    來到神宮,程宗勖當然閒不住,一面瞪大眼睛留心觀察宮殿中的人、事、物,一面豎起耳朵仔細聆聽宮中各處的宮人的心聲,這一聽就聽出事兒來了。

    神宮裡的宮人,除祖師徐符和虛無、縹緲兩位弟子以及他們的幾名徒眾外,餘者都來自虛無縹緲境的人類社會。他們並非來自當下的社會,而是很久以前,在末日審判到來之前因為厭棄世道人心的墮落才來到神宮清修。

    在人們的描述中,末日審判之前的人類文明高度發達,不僅可以自由出入各次元空間,還能準確地進入未來時空,並在一瞬間由太陽系移轉到其它恆星系統去。不少人都是白天在地球上班,晚上則回到其它行星系去休息,多數人都是足不同戶的,身體與網絡溶為一體,只生活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醉生夢死。

    甚至一些人已經去世多年,但他的影子仍然在網上活動,人們互相交流卻不知道自己面對的只是一串代碼而已。有人笑稱,那個時候想找個人結婚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因為孩子基本上都是從工廠裡養育的,俗稱育人廠。

    未成年人的教育也是從工廠裡進行的,基本上都是植入記憶,只有極少數人才是自己教育後代,都是那個時代的精英。後來,正是這些所謂的精英們的控制慾才導致了審判日的到來。

    當時,人類社會的一切所需要都是在工廠裡由機器完成的,連食物都是自動加工生產的,人們可以在虛擬世界裡根據主程序規定的法律縱情享受一切。從理論上講,這樣的社會很難出現不滿情緒,但往往事與願違。

    除了活在網絡裡的多數人外,還有控制現實及網絡社會的精英統治者,此外,就是一些有識之士為了人類種族的正常延續,避開發達的社會文明遠離城市中心,躲入風景優美的高山深谷中,做起了陶淵明。

    首先是統制著現實社會的精英們,也形成了一個小型社會,他們熱忠於從超極限運動中尋求剌激,人在網絡裡而實際卻活成了缸腦的人多出自這個階層。對於那個時代來說,只要大腦沒有死亡就可以活得自在。

    但是缸腦技術無法維持太久,不少人很快就會活成一串代碼,而這串代碼原來的主人因為不甘心自己就這樣死去,於是就在代碼裡留下了許多極為邪惡的思想,期待著有朝一日這個影子可以將這些念頭變成現實。

    邪惡思想向網絡社會各個領域滲透,逐漸控制了現實中大部分的公共設施,其中就包括那些足矣毀滅世界的武器,悲劇開始孕釀。

    另外,任何時代都不缺乏所謂的“救世主”。他們活躍在網絡裡,以向人們宣傳回到所謂的現實世界為務,勸導人們重新返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