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聊 作品

本書可宰!上部總結+改名預告

    吳國地區告一段落,本書上半部分已經寫完,總字數一百二十七萬字,無論是情節還是人物,還是設定、結構,全都階段性寫完。

    妥妥養肥了,養書的朋友別再猶豫,直接開宰!

    注意布穀說的是書的上部已經寫完了,下面還有,而不是要開新書了。

    現在總結一下這個“上部”,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卷,分別是“白骨觀”、“舍詔江州”、“洱海道宮”。

    分別又有三個高潮場景或情節,白骨觀的論道大會,舍詔的非人築基,以及道宮部分的西海入侵。

    這三卷中,想必第一卷,以及第一卷的論道大會最讓大部分讀者耳目一新,覺得有趣,而中間一卷,江州部分遜色,其中殺夜叉奪鬼脈靈根也遜色於龍脈築基那裡。

    整個三部寫下來,真可謂是不簡單,第二卷中間,布穀時不時就叫著自己要突破、要突破,突破寫作能力。

    思考了一大堆,看了一大堆書。

    幸運的是,基本上算是學一點就懂一點、思考一點就收穫一點,每天都感覺自己在進步,直感覺自己是個聰明人,是個理論上的天才。

    不幸運的是,好多東西不是你懂了你就會,還得練。落到實際上就是,天天以為自己悟了悟了,然後隔天就又有新問題出現,苦悶的很,理論上有天賦算球的天賦。

    幸好我知道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壞事,反而整體還是好事。因為最難的不是出現問題,而是壓根意識不到問題,不清楚自己薄弱之處在哪。

    能時不時發現問題,還能隔段時間就解決一個,已經很幸運。

    這裡有個感慨,布穀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沒有寫作才能。也不怕露怯,整個語文學生生涯一直到寫作開始,壓根就不知道“高潮”是什麼。

    就這麼個最基本的概念,但真有人不知道是什麼啊,特別是新作者,比如我,因為腦子裡完全沒有。看了不知道多少本書、寫作經驗,就是不清楚!

    甚至當寫作有點氣色之後,依舊沒搞懂,完全是靠另外一股東西吸引讀者。直到默默過了很長時間,足足一兩年,恍然回首:

    噫!我懂了。

    然而我也不清楚自己為啥突然就懂了,突然就從腦中沒有這個概念,出現了這個概念,很神奇。

    (可能部分讀者不太清楚這種情況,勉強舉個例子,初中畫小方塊、骰子的正面圖、側面圖。當時疑惑老師為嘛要翻來覆去、講來講去,這東西在腦子裡面想想,模擬一下,再把方塊打開不就成了麼?後來意識到,可能是空間想象能力的原因,部分同學在腦海裡是無法模擬出小骰子,更別說把它直接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