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箏 作品

第630章 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陳新顯然已經找到了正確構建生態圈的方法。

    先構建一個較為穩定的生態循環,然後向其中添加新的物種,以新物種刺激原有的物種,使其產生改變,容納新物種,構成新的生態循環,如此反覆,最終便能得出一個穩定的生態體系。

    這樣的做法其實就是利用生物的適應能力,迫使其為了適應環境而做出改變。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在自然環境中,動植物為了更好的生存往往會主動將自身調整成更適應環境的樣子,而當環境改變時,往往就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如果給生物一些時間,適應性強的生物便能夠逐漸的調整自身,使自己能夠逐漸適應環境,最終生存下來。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便是由此而來,生物在億萬年的不斷對環境適應過程中,不斷發展演變,變化成不同的形態,演變成新的物種,而歸根溯源一切生物本身都可以追溯到最初的生命起源,只是億萬年的進化演變,將它們演變成了不同的樣子。

    而陳新之前構建穹頂城市生態圈的實驗之所以一直連續失敗,就是他們是將不同的物種直接捏和在一起,並沒有考慮物種對環境的適應過程。

    其實這也怪不得陳新他們沒有給物種適應的時間,因為這不是實際操作,只是通過虛擬設備進行模擬。

    物種的各種數據以及不同物種之間的適性都是事先寫好的數據,拼湊在一起按照預設的變量進行計算,雖然說存在物種之間相互適應的變量,但這些變量就如同真正的生物進化一樣,是需要時間來適應調整的。

    物種的生物適性想要發揮出來,通常不是一代或者兩代的迭代可以做到的,畢竟自然界中的生物通常都沒有這麼誇張的變異和進化速度,物種的適應能力也沒有這麼強。

    而陳新調整過的實驗卻不一樣。

    雖然說整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只不過是先構建一個穩定的循環,然後不斷加入新的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