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糊塗 作品

第116章 要看多遠?

    看著這人員配置,蘇遠山算是明白了為什麼前世裡,在沒有遠芯幫忙之下,成光所搞出來的光刻機也能通過驗收了——專家組三個領導,其中兩個都是中科院的“親戚”,怎麼可能驗收不過?

    “我們四個過來主要還是想聽聽遠芯對國內光刻機發展的看法。”鄭振川笑著道:“畢竟你們遠芯是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領頭羊,秦博士,你們的cpu據說已經遠銷西方了?”

    秦為民笑了笑:“遠銷算不上,我們走的是設計路線,最近只是簽了兩個西方單子。”

    “那也算國產cpu之星了。”

    “鄭叔,您可太抬舉我們了。”蘇遠山笑道:“我們只是膽子大了一點,步子快了一點,同時眼睛也沒盯著腳下,往遠處看了一點罷了。”

    蘇遠山的謙虛讓四位大佬同時一笑,但很快便意識到蘇遠山不是隨口一說。

    前面兩句早已傳遍神州大地的話可不是蘇遠山的原創,後面那一句,才是他的重點。

    這次驗收小組的組長、謝開雲副所長目光灼灼地望向蘇遠山:“小蘇,那就光刻機來說要看多遠?”

    “雖然目前市場面主流的激光光源已經是i線uv(紫外激光),但根據我們所知,光源部分早就進入duv(深紫外)領域,就要突破248nm的krf,甚至已經開始研究193nm波長的arf了。”

    蘇遠山十指交疊,無聲地笑了笑:“最起碼,我們需要進入紫外光領域才行。”

    “i線的uv配合高精度的工作臺,是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滿足存儲器和低端芯片的需求的。而這些需求,也將會是長期的。”

    重生了這麼久,蘇遠山當然能夠更透特地瞭解到半導體行業為何會成為這樣。

    曾經在十幾年前,王守武在全國自然科學學科會議說過這樣一段話:

    ——全國所有半導體生產工廠,其一年生產的集成電路總量,只等於霓國一個2000人企業一個月產量的十分之一。

    這種讓人幾近窒息的差距所帶來的恐懼,導致了未來國內半導體的方針長期都以擴大產能為主。

    當然,自力更生的精神是刻在國人骨子裡的。同期國內也沒有放棄過自研……只是,舉國之力搞出來的東西,實在沒有辦法推而廣之。

    就譬如這臺光刻機,都92年了,還依然只能在2微米上達到35%左右的良率——這還是在進口了包括電機在內的大量零部件、再加上一半以上都是博碩士的五十人數控團隊努力了大半年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