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糊塗 作品

第916章 技術有時候也需要放衛星

    遠芯超跑出廠的那一天,潘多拉也正式開始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立項——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

    按照潘多拉這幫人的秉性,他們在這兩年內一直不緊不慢地搞著底層架構和技術規範——先是用了足足半年時間來熟悉汽車的動力和操控系統,然後提出自動駕駛等級概念,緊接著又用了半年時間和sae,acea進行溝通扯皮,好歹獲得共識後,這才根據共識提出了自動駕駛的四大關鍵技術。

    之所以這麼慢,除了來自傳統汽車工業協會的固執和對新技術的警惕,潘多拉這幫人對技術也同樣秉持著要做就做最好、最完美、成為行業標杆的存在。

    和後世類似,遠芯提出的自動駕駛等級也分為從l1到l5這個五個等級,從最低的輔助到最高級的全自動五人駕駛,幾乎把所有能夠考慮到汽車的干涉和控制系統所面臨的情況都考慮到了——這可不是簡單的根據圖像、雷達、定位等分析來做個邏輯判斷來操控方向盤的事兒,而是牽扯到一整套汽車行進中的判斷,決策,引導,以及控制系統——這也是潘多拉提出的四大核心繫統。

    判斷是行為化描述的總結,用技術語言描述就是環境感知,它涉及到環境信息和車內信息的採集與處理,相當於人類的五感,是自主行駛的基礎和前提。

    獲取周圍環境信息,又涉及到道路、車輛、行人,障礙等採集傳感技術。那就意味著要有大量的專業傳感器——譬如激光測距儀、攝像頭、車載雷達、速度傳感器等等。

    而決策,則類似於大腦,從採集的數據來進行分析,並做出相對應的決策以及預測——這是目前為止最至高無上的ai,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能夠用在ai領域的技術都可以為它所用。

    至於引導,則顧名思義,理解為ai將會根據目的地,以及抵達目的地之前的所有道路的狀況,來自動給出最優的路徑規劃,它是大數據與精準定位最直觀的運用。

    ……

    面對如此複雜的技術解讀,以至於當蘇遠山收到那一摞厚達數百頁的技術白皮書時,整個人都懵逼了好久。

    他在眾人眼中看似無所不能,但說實話,自動駕駛,確實已經超出了他所涉及的領域了。

    他也知道難,但卻不知道遠芯席總這幫人居然能把自動駕駛搞得“一看就這麼難”。

    因此,他覺得,一步一個腳印固然沒毛病,但有時候也要適當的放放衛星才行。

    ……

    面對著蘇遠山的“要求”,席小丁很是莫名其妙地看著他幾眼,當意識到蘇遠山不是以開玩笑的心態, 而是認真地需要自動駕駛技術後, 他眉毛稍稍揚了一下:“你要哪種?”

    “就是……可以自己跑的那種。”

    “……我姑且認為你需要的是l3級自動駕駛標準——有條件的自動駕駛。汽車擁有全套的傳感器系統, 一個完善的控制系統,可以控制方向盤和油門……”

    “對,就這個!”蘇遠山一聽可以控制方向盤和油門, 馬上便點頭:“不需要無人駕駛,但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替代駕駛員的操作。”

    “如果你覺得這個很簡單的話……那你跟我來。”

    席小丁說著便站起身來, 走向門外。

    蘇遠山看了一眼劉新宇, 後者聳了聳肩:“我猜大概是去訓練實驗室。”

    席小丁點頭:“對。”

    “你們是怎麼訓練的?”蘇遠山馬上問道。

    不止是蘇遠山, 孫曉川也一臉的期待——這裡的訓練,顯然指的是無人駕駛的ai訓練, 那豈不是意味著馬上就有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