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權秦舒柔 作品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皇帝甩鍋

    是時候讓張瑾發揮他的作用了。

    想罷,皇帝當即命人傳張瑾進宮。

    最近朝堂上就只發生過一件大事,那就是吳範慫恿群臣徹查魏千秋死因。

    這件事已經被張瑾和徐叔平完美壓下去,朝堂也恢復了和諧。

    所以,張瑾想著,皇帝這次召他進宮,一定是有什麼好事。

    於是,張瑾屁顛屁顛地進了宮。

    一聽皇帝說了召他進宮之目的,還得知此事是蕭權搞出來的,要他給蕭權擦屁股,張瑾心中便不得勁,暗暗罵了蕭權兩句:“惹事精,去到哪裡都能惹些事回來。”

    但是,此事乃皇帝親自交代張瑾去辦,張瑾即使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意,他也得去辦,他還想著轉正呢。

    更何況,此事對張瑾來說,沒啥難度。

    不就是想個忽悠群臣的法子嗎?這種事,張瑾以前就沒少幹,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於是,張瑾接下了任務。

    第二天早朝,長明殿上,張瑾公然出列,說了崑崙求助之事。

    張瑾說,崑崙上半年乾旱,導致莊稼收成不好,臨近的小國亦是如此,民不聊生,很多百姓餓死路邊。

    不得已,崑崙長老找了張瑾,讓張瑾幫為傳達,懇求皇帝伸出援手。

    果然,張瑾的話一出,就遭到不少大臣的反對,他們說,崑崙困難,那是他們的事,誰讓他們野心大,四處征伐?

    那是他們自食其果。

    張瑾道:“話雖如此,可逼急的狗是會跳牆的。一旦他們沒了活路,難保不惦記著我們這塊肥肉。”

    “崑崙軍隊的戰鬥力如何,在座的各位想必也很清楚。真不是張某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張瑾把不支援的壞處說了之後,接著說支援的好處:“假如我們這次雪中送碳,幫他們渡過難關,他們必然會銘記這份恩情,這樣一來,大魏與崑崙仍能友好相處。”

    其實張瑾的潛臺詞是,不幫,大魏必然會遭殃,幫,也有可能會遭殃,也有可能不會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