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權秦舒柔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一章 帝王之政

    殿試竟在這麼隆重的地方舉行,大魏重視文人的程度,遠比華夏重得多。

    蕭權在現代實地考察過無數宮殿,依然被文昌殿震撼到。

    何況很多考生是第一次踏入殿內,他們被建築所帶的帝王之氣震懾一番,本來激動的他們開始緊張得手心瘋狂冒汗。

    殿試不再是單間,和現代考試差不多,考生能大概瞄到別人的狀態。

    考生進到文昌殿不會立刻考試,必須經過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才會發試題。

    殿試考策論,策論在是指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

    今年的題目: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蕭權“噗”地一聲,差點沒笑出來!

    這題目,他見過!

    何止見過,博物館還收藏有狀元的卷子!

    華夏明朝,萬曆二十六年,殿試題目: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當時,二十五歲的趙秉忠是狀元。

    趙秉忠的卷子,是華夏唯一保存下來的科舉狀元答卷。

    趙秉忠在試卷中,開門見山地指出,帝王執掌國家政權,要把國家治理的和諧興旺,必須有“實政”和“實心”,並且給出了廣開言路,嚴懲貪腐以及安定民心等治國興邦之建議。

    好巧不巧,蕭權由於敬仰古代狀元的風采,早就將趙秉忠的全文,約莫三千字背得滾瓜爛熟。

    殿試考策論需要考一天,一考就是一天。大魏要求,策論字數,得兩千字以上。

    殿試日落才交卷,考生在作答前必須要好好構思,大多人先在稿紙上寫一遍或兩遍,然後反覆構思修改,直到最後再認認真真謄寫在考卷上。

    而殿試要求寫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惟求端正拘恭,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寫得像木版印刷體一樣,光是寫字就很費時費力。

    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從華夏流傳下來的科試卷中可見,隨便一個考生的試卷拿出來,都是書法大家的級別。

    之前的蕭定雖然文采和算學不好,但毛筆字卻是一流。

    蕭權凝神片刻,沒打草稿,直接下筆:“臣聞帝王之臨馭宇內也,必有經理之實政,而後可以約束人群,錯綜萬機......”

    他如此氣場全開,揮灑自如,大氣磅礴,驚得暗暗留意他的楊樂,心臟噗通噗通地狂跳。

    蕭權算學已然是全中,如今策論也不放在心上?

    他還是人嗎?onclick=”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