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權秦舒柔 作品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有事相商

    而京都好不容易才歸於平靜,百姓的生活好不容易才開始步入正軌。

    若是這個時候出什麼亂子禍及百姓,百姓真的傷不起。

    萬一引發民怨,那更難辦。

    而且,也不排除有些追隨魏千秋之官員,為了一己私慾,打起純武人軍團的主意。

    所以,在沒有想出萬全之策之前,按兵不動就是萬全之策。

    看來,皇帝心思確實深沉了很多,他能將這其中的利弊分析得如此透徹,還以民為先,蕭權相信,皇帝會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明君。

    蕭權之言,正是皇帝心中所想,而且皇帝心中也有了人選。

    他眉眼一挑,眸光閃閃地看著蕭權,道:“依帝師看,魏貝可行?”

    魏貝跟蕭權一樣,是個華夏人,而且,他也是這屆科考狀元,是有實力的。

    在世人眼裡,他還是魏千秋最為寶貝的兒子。

    子承父業,最為合適不過。

    而且,由魏貝掌管監國府,皇帝也放心。

    行!

    可行了!

    蕭權一聽,微微一笑,道:“為師也有此意。”

    皇帝道:“那就這麼定了。至於魏千秋之死,還是等魏貝先回監國府住上一段時間再公佈,讓魏貝有一個過渡期。帝師意下如何?”

    “為師看可行。”蕭權贊同道。

    雖說魏貝是蕭權幾個魂穿之人當中的元老,奈何他穿在一個孩童身上,只能隱藏實力,小心翼翼地活著。

    這也就算了,還穿在了監國府,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超級貴族家庭。

    這就讓魏貝完全沒了用武之地,一言一行都得額外地小心。

    簡單地概括,魏貝在大魏的這些年,除了吃喝拉撒,啥事都不會,也啥事都沒幹,如何打理一個家,他更加不會。

    所以,他需要一個時間適應。

    所以,皇帝之意,蕭權自然是贊成的。

    至於魏千秋之死因,秦舒柔已經跟皇帝言明,皇帝也就沒有必要再問蕭權一次。

    只是,魏千秋再十惡不赦,他終究是皇族之人,皇帝總要顧及皇家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