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禪師 作品

324 荒誕,但又不荒誕

    從耒陽出發前往安仁鎮,道路有不少,水路陸路都有,但水路其實沒必要,哪怕看上去好像路最近一些。

    蓋因從安仁鎮過境的,有一條河,喚作“永樂江”。

    既然能被稱作“永樂”,那一般就是沒怎麼“樂”過的。

    一如懷遠、懷仁、歸仁等等地名,無非是美好的寓意罷了。

    真實的情況就比較殘酷了,永樂江儘管是洣水的支流,洣水又是湘水的支流,但是看似不給力的永樂江,湍急程度反而在洣水之上。

    如果說洣水還能有汛期這種說法,那永樂江大概就是那種“不要跟我提什麼汛期不汛期,我想淹就淹”!

    三百年前安仁鎮主要是唐軍大兵,人數不算多,也就沒什麼關係,說不定發大水還能看風景,反正吃喝拉撒就那麼點兒人,看著獠人跳腳也挺爽的。

    然而安仁鎮發展起來之後,那就有些不爽了。

    好不容易種了一點稻,永樂江一聲“來了老弟”,就把幾萬畝地給衝了。

    顆粒無收那是常態,吃救濟也是常態,安仁鎮也不是沒想過在上游搞個大壩什麼的,但也就是想,耒陽縣也好,茶陵縣也好,沒那興趣。

    有這功夫,把耒水、洣水拾掇拾掇,不香嗎?

    然後安仁鎮這裡,想盡辦法能做的,不過是藉著軍方的門路,在永樂江的兩岸兩座大山之中,修建水庫。

    這事兒還能搞一下,因為你修水庫得用水泥不是?

    耒陽縣和衡東鎮以及衡陽縣的聯合水泥廠,就在九龍山的西邊。

    於是安仁鎮就修了不少水庫,主要是軍人後代們出勞力,再加上軍方的相助,弄了一些小型水庫。

    圍繞這些小型水庫,這才發展起了山地農業和丘陵農業,還不敢上大規模的主糧,茶葉等經濟作物的比重偏高一些。

    這也是哪怕湖南省的農業廳下來考察,認為安仁鎮可以開闢耕地一百萬畝以上,但最終人口卻只有十三萬人。

    反正賬面上就這麼多。

    再加上永樂江兩岸的大山,都比較凌亂,安仁鎮的人口,其實一多半並沒有在集市地區,而是在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