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淵 作品

第2126章:會談來個弼馬溫、巨炮叩問、我是何人

    等到趙鵬一邊走,一邊看著地圖上那個圈兒,把這位情報官看得也是直吐舌頭。

    按照沈淵帶上岸的炮兵數量,二十四磅火炮來個五發急速射,這個圈裡還能有活人嗎?

    而軍帳裡的沈淵這時笑著向大家解釋道:“這幫玩意兒,不打長不長記性……要不把他們打疼了,德川家康是不會出來的。”

    大家聽了沈淵的話,倒是一時之間各自眉飛色舞。

    說實話這次登陸作戰,對於大家來說都是一次痛快之極的經歷,甚至包括之前的伊勢港海戰也是如此。畢竟對於每個大明人來說,“倭寇”這個詞都是他們心中的一根刺,這幫傢伙數十上百年來,一直在禍害大明的東南沿海,手段狠辣陰毒,做事不留餘地,真是極

    為可恨。

    這裡邊還以神槍呂怯勺的感悟最深,因為他所屬的揚威營,就在抗倭之戰中同日寇血戰過,所以他對於這些東瀛人更是毫無好感可言。

    而這時趁著這個間隙,沈淵給眾位兄弟講了一下大阪之戰裡,比較有意思的幾件事。

    這個時候,軍帳裡的眾人隨著沈淵的講述,越聽越是離奇。

    慢慢的,大家臉上都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情,原來所謂的東瀛國戰,就是這麼回事兒啊!

    ……

    其實以參戰人員的規模而言,這場大阪之戰不算小了,但是軍帳裡凡是懂些軍事的人一聽,就發現了這裡面的問題,東瀛人打仗的方式還真是奇怪。

    說實話,說他們這是鄉村級械鬥的水平,還真是冤枉他們了。但是要說到作戰的方式,東瀛卻明顯帶有一種上古時代部落聯盟的風格。

    因為不管是德川家康還是豐臣秀賴,部隊都是各自手下的大名所帶領,每個大名負責自己的一片區域。因此他們各支部隊之間不但很難形成配合,而且各自負擔的作戰任務也十分粗率,大致就是“向前挺進” 或者是“死守陣地”這一類型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