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北歸 作品

第37章 商稅的好處

    商稅這東西,自古就有。

    最早在戰國時就存在,之後雖然不斷發展,但因為各朝對土地稅的依賴程度極大,導致商稅並不算發達。

    尤其是到了唐朝,隨著武德七年頒發施行的均田制開始,大唐徹底變成了依仗田租、調賦和徭役為主的稅收制度,國庫收入也以此為主。

    即便是鹽鐵這種在古代戰略性的物資,也是常常變化,有時候有課稅,有時候又會免稅。

    雖然說當初制定這些稅收的時候,李淵和李世民父子是真正的為天下黎民著想,想要將稅收維持到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保證天下黎民百姓休養生息。

    這是自信也是愛民的體現。

    但好事往往也沒有那麼絕對,因為朝廷對鹽鐵這種戰略物資的管控並不嚴格,導致這部分收入大多進了世家的手中。

    而當陳曉提出來商稅的時候,李世民明顯的愣了一下,有些疑惑的看著陳曉。

    “商稅?”

    “不錯,正是商稅。”陳曉點了點頭說道,眼中也閃爍著熠熠神光。

    “這商稅前朝的時候也曾有過,但似乎收益並不算大。”李世民遲疑道。

    陳曉微微一笑,開口道:“那是因為他們太過膚淺罷了。”

    太過膚淺?

    陳曉這一句話就將前朝的商稅全都否定了?

    李世民心中一驚,看著陳曉的眼神都變了,這到底是哪裡來的自信,能夠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陳曉微微一笑,接著說道:“例數各朝商稅,都還停留在最基礎的層面上,市場收個攤位的稅錢就叫稅了?這還遠遠不夠。”

    “老李你也是行商之人,也應當知道商人行商最基本的便是一本萬利。”

    “一件商品從一地運到另外一地售賣,價格往往有數倍的差距,而官府對其視而不見,這筆銀錢所有的利潤都進了富商的口袋。”

    “銀錢越聚越多,商人所繳納的稅,一年也不過幾貫錢而已,對商人來說都不需要一天時間,最多就是一個上午的利潤罷了。”

    “只是這稅商賈也願意拿出來才行啊?”李世民蹙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