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獅子 作品

第9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祭祖也好、祭神也好,原則上,自然是全家乃至舉族同祭,但自然也有許多因為各種緣故不得不暫別親人者,於是,宰相上書,請在洛陽獄中,挑選一批罪行輕微、犯罪有不得已情節、獄中表現又良好的犯人,臘日這天,放其回家,次日返獄。

    汝南王的“體天格物”,贏得一片嘖嘖讚歎,而上頭也自然照準。

    祭祀、團圓之外,臘日還有一個重大主題:“逐除”。

    “逐除”的對象,病疫;主要方式,“大儺”。

    儺戲花樣很多,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六字以括之:“帶面具,跳大神”。

    可以一大堆人一起跳,也可一個人獨自精彩。

    跳儺之時,必擊一種細腰形的鼓,曰“臘鼓”。

    因此,臘日這一天,整個洛陽城,家家生火,戶戶冒煙,群魔亂舞,鼓聲震震,熱鬧的一塌糊塗。

    最熱鬧的,還是出自禁中的“大儺”。

    這一年一度的“大儺”,早早籌備,選面目清秀宦者子弟年十歲以上、十二以下,共百二十人為“侲子”。又叫宦者扮成方相氏和十二獸,前者酷颯:“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後者也有模有樣:“衣毛角”。

    夜漏上水時分,朝臣會,侍中、尚書、御史、謁者、虎賁、羽林郎將執事,皆赤幘陛衛,乘輿御前殿。

    黃門令奏曰:“侲子備,請逐疫。”

    於是宦者唱,侲子和,唱和出一大篇兒為何“逐疫”的道理,佶屈聱牙,不作細表,總之一句話:你不逐疫,疫就吃你。

    因作方相與十二獸舞。

    舞罷,歡呼,“周遍前後省三過”——也就是繞著宮城遊行,轉三大圈。

    接著,“持炬火,送疫出端門”。

    端門外,騶騎傳炬火出宮。

    司馬門外,五營騎士繼傳炬火,最後,棄代表“疫”的炬火於洛水中。

    炬火出宮,百姓觀者如堵;炬火落洛水中,歡呼聲震天。

    臘日的熱鬧,達到了頂點。

    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熱鬧,是“最後的熱鬧”。

    這個臘日,是他們此生最後一個臘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