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泓 作品

第431章 反物質工程(上)

    依照建造計劃,運輸生物橫渡數個天文單位抵達恆星近處,並調轉軌跡以一個外切角度進入軌道,以恆星為中心進行圓周運動。

    “我到達恆星了。”

    使用無線電通訊給族群發送信息後,運輸生物就陷入了沉寂,這樣是最節省能量的一種方式,它需要等待,等待更多的物資被送達這裡,它攜帶的物資只不過是一個龐大個體孕育所需的一小部分。

    這期間的能耗問題,運輸生物通過光合作用來解決,距離拉近導致的積熱問題,也通過攜帶的物質解決,所以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運輸生物被初它們孕育出來,並攜帶著大量的物質抵達恆星的近處,然後進入和第一隻運輸生物相同的沉寂狀態,它們也在等待後續到來的同族。

    當物質的囤積達到計劃要求後,數百隻運輸生物從群體中脫離出來,團聚在一起共同組成一個龐大的繭,進行環繞恆星公轉的同時,繭慢慢開始進行自轉,自轉軸的中軸線垂直於恆星方向。

    繭在這種自轉狀態下越漸膨脹,並吸收著恆星的能量整改物質,原理和蜂巢是一樣,通過得失電子對分子化合物進行加工或拆解。

    漸漸地,繭的外觀從不停漲縮的肉瘤,轉變成一個近似陀螺的樣子,兩個圓錐體底部互相合並就是它的形狀。

    朝向著恆星一面的圓錐角為鈍角,因此底部面很大,高度卻不高,反向一面圓錐角很小,可是因為底部是彼此契合,所以這個圓錐的高度很高。

    這個時候,繭已經不再呈現出持續漲縮的狀態,它被兩個圓錐結合體繃直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首部為單分子態的觸手捅破了繭,將繭的物質塞進自己側面的口器中,完成物質的回收。

    呈現在宇宙真空中的是一個很奇特的生物結構,它仍然在保持著自轉從未停止,中軸是一根骨骼,這根骨骼筆直的貫穿了這個生物體,垂直於恆星表面。

    與其說是這個生物體的骨骼,倒不如說是骨骼外面覆蓋上了一些肉,這些肉大部分都集中在靠近恆星的那一端,空心骨骼指向宇宙深空那一端則並沒有多少肉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