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泓 作品

第98章 物理

    所謂的天文觀測,其實說白了就是對宇宙電磁波的收集,這些電磁波是宇宙中的聲音,它會告訴聆聽者,這個宇宙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有猛烈的超新星爆發、有靜謐且結構更加龐大的星雲體、在什麼時候什麼位置曾經有這樣一顆黑洞在那裡形成。

    人類之所以要建設各種大型的觀測站,天文衛星,就是為了收集電磁波,雖然人類的眼睛也可以收集電磁波,可是存在著極限,人類的眼睛並不能隨他們心意去觀察整個宇宙所有種類的電磁波。

    而霍古不需要擔心這點,它能讓細胞隨它意願行動,也就免去了去專門設計一套天文觀測的生物結構。

    在可見光的目視下,其實行星系內的行星並不怎麼顯眼,尤其是宇宙背景,想要仔細辨認出來是件不容易的事。

    不過,如果再加入紅外線和紫外線的視角,那就會變得很容易,恆星的紫外線會在接觸行星後反射回來,而恆星的光芒本身具備熱量,會給星體表層加溫,在紅外線視角,會和宇宙背景產生出截然不同的微波。

    霍古很快就發現了小行星帶,不過是行星星環,類似土星環的那種結構。

    忽然,霍古發現自己觀測的星球正在發生緩慢的移動,以觀測尺度來講,這種速度無疑是相當的快。

    這可是大事,能夠影響到行星級別,質量怎麼說也得到恆星級別。

    “萬一是顆流浪黑洞可就麻煩了……”

    “在哪?”

    就在霍古緊張蒐羅觀測信息的時候,來自圓錐體哀鳴般得振動透過實體傳遞到感知細胞那裡。

    霍古瞬間明白了問題出在哪裡,鬆口氣的同時,有緊張起來。

    鬆口氣是因為不是黑洞這種恐怖的東西,緊張則是因為,問題出在它設計的圓錐體,那可不是一個小沙堆。

    想要創造出天體級別的東西,單靠生物分子學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那是物理的地盤,原子之間的原子鍵,在這種尺度上,材料強度會被嚴重削弱,所以需要加入力學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