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路口 作品

第891章 謝謝你(上)

    張衛很明顯對於出門有一些抵抗了,最後還是孟妍親自給他選了衣服,這才勉強的換好出門,一邊走還一邊嘀咕“說好了,晚上也穿這套衣服啊,哎呀,這個手感真不錯。”

    “快點滾!”孟妍也是臉紅脖子粗的,一邊罵著一邊笑著,就這樣出了門。

    杜娜和宋文濤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離開了,他們雖然也跟著張衛一起來到了倫敦,但是卻各自出去玩,儘量都給對方單獨相處的時間,這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很舒服的事情。

    張衛其實早就通知酒店叫車了,所以當他們下樓的時候出租車已經停在樓下等待他們出現了,兩個人就直接上了車駛向泰晤士河。

    倫敦眼其實是佇立在泰晤士河上的,據說倫敦之眼的創造者是馬克與巴菲爾德這一對夫妻建築師,在1993年首次提出這個構想,原本是為了參加《泰晤士報》和建築基金會在倫敦所舉辦的一場公開競賽,徵求慶祝千禧年的新建築設計。不過要在倫敦打造一座大型的新建築,必須經過公開諮詢的過程,不但曠日費時而且程序複雜,但是馬克和巴菲爾德也好,倫敦的決策者也罷都有著非常堅定的共識,那就是他們都認為這座建築應該馬上進行。

    對摩天輪的設計者而言,除了體積,最美妙的是這個龐然大物竟可以穩固的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兩支從陸地延伸過來的支架,將承擔摩天輪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條巨型鋼索防止其倒塌;這些支架與鋼索的地樁將打入地底一百八十英尺的深處,確保安全無虞。

    這類建築物理論上會受到一些潛在的破壞性力量影響,例如摩天輪可能滿載八百名遊客卻突然遭遇強風,這些變數都要列入計算並加以補強防範。在一般靜止的建築物中,這類的計劃已經極其複雜,再加上摩天輪會週而復始的旋轉,使得計算上的困難度真是前所未聞。

    當然了,他的出現並沒有取得所有人的滿意,很多倫敦人都認為它的外觀顯得極為廉價,和這座現代化城市並不符合,但當來到夜晚的時候倫敦眼就會幻化成了一個巨大的藍色光環,這大大增添了泰晤士河的夢幻氣質,所以很多人還是喜歡在夜晚來這裡遊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