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蒼天 作品

第七百一十六章 論詩宗

    “那不知道狀元可覺得我陶氏詩宗,往後能走到什麼地步?”

    聽到這話的宋穆手中端起的茶杯卻是一頓,緩緩放下茶杯,此刻只是抬頭看向對方,然後面露沉思。

    片刻後宋穆滿臉慨然的搖了搖頭,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如此宋某卻不敢胡亂評判了。”

    “哦?這倒是有趣。”

    宋穆如此說了一句,立刻換來的是陶令冬的挑眉和慨嘆,此刻對方卻還是堅持著說道。

    “宋狀元,且不必拘束,我們往日多議論此事,卻是最想聽聽他人如何言論了。”

    旁邊的兩人也是點頭,其中的一位大儒這時也是開口說道。

    “宋狀元,李杜詩宗,應當已經和你說過關於這世間詩宗的困局了吧?”

    “故而這麼多年,我們也多是在思慮其中情形的。”

    宋穆聽到這話,此刻臉上才是露出一份恍然,當下緩緩點頭,目光微垂,面露沉思。

    當初杜克勤與宋穆懇談之時,且說過詩萬首猶漸衰,詞一篇便覺興,而究其緣由,便是詩宗詩文發展,已經到了末路,不變,不求新,則往後難支。

    而當初其所言,便是詞宗,一個新時代的新宗門。

    只是這些年的經歷往來,宋穆也深刻的知道,一個詞宗的建立,並非是所謂一言便可成,其中艱辛,比之立詩宗,難上許多。

    而原因便也非常簡單,詞的出處,多是些娛萬民之物,如此萬民傳唱,卻也讓其頃刻難登大雅之堂。

    雖然如今詞作繁衍已有興盛之意,但於百姓,卻並非一定如此。

    詩宗始終都需要百姓這一宏偉根基,百姓對詩稱讚有加,則必鼓勵後人為之,可與詞,卻少了這份發自內心的崇敬。

    而在這些年中,天下詩宗也都在積極求變,詩宗子弟所做詞作繁多,可一時卻難成大氣。

    其中不乏天之驕子,但是卻仍舊不過是滄海一粟

    片刻後,宋穆才終於開口說道。

    “詞宗當立,但其與詩宗,皮肉不同,筋骨完全。”

    宋穆如此說著,三人聽得卻是微微皺眉,此刻都是各自思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