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蒼天 作品

第689章 文以載道

    興之所至,雖言是再做一次科舉,宋穆此刻的心中卻是十分的舒緩。

    腦中閃過當初科舉之時那些情景,為了一篇文章雕琢萬分,每每落筆之時臉上不由自主露出的一抹淡笑立刻都在宋穆腦海之中浮現。

    宋穆一時間更加感覺輕快,止不住開始落筆,而今日這篇文章的主題, 便是來自自己先祖文章曾經出現過的一個詞,秉文經武。

    此成語出自南朝沈約的《王亮等封侯詔》,意思指文武兼具,可做心腹之臣,不過在先祖文章之中,對這一次卻有各種角度的解讀。

    先祖宋可第言, 文人若要達秉文經武,在德智雙全不可缺。

    先祖宋勝龍言,秉文經武不分先後, 兩者其至,非心廣遠望者不可達。

    而在先祖宋文榮的文章中,秉文經武,非人臣之規,乃文人之矩,若欲成,在於誠循儒道。

    數位先祖所言,卻是都遵循一條道路,一人若想要文武雙全,卻要從行與心上恪守,缺一不可。

    只是數位先祖文章境界高低等量齊觀,宋穆閱完之後也是心中頗有感慨,秉文經武,是古往今來對一個文人最大的企盼, 如此之人,千百年來都是英雄兒。

    故而宋穆今日便也準備論這秉文經武, 只是宋穆的想法卻有不同,或許是因為如今時代之變化,宋穆為它做了一個更簡單的解釋。

    秉文經武,其意寬廣,其行萬千,而於文人言,皆始於文以載道。

    心中能堅定文以載道,行中也能做文以載道,堅信文章詩詞之力可證道, 方為秉文經武之才。

    宋穆也不知從何處來的想法,只覺得當自己寫出這四個字的時候, 卻是心中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文以載道四字, 來自宋朝周敦頤的《通書·文辭》。

    其上所言: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 況虛車乎。

    意思簡單明瞭, 寫文章,就是為了說明道理。

    只是在這裡, 宋穆為其引申了涵義,儒道所立,是建立在萬千瑰麗文章詩詞之上,正因文人書文, 才有文道昌榮。

    故而在今時今日, 儒道昌榮,若要秉文經武,惟崇文善文。

    如此,宋穆一時間竟是念頭通達,文以載道四字雖仍舊是自己摘抄而來,但這一次竟能讓宋穆覺得坦蕩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