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善官 作品

第九百五十九章 亂入的大肥鵝(感謝我胖我驕傲灬灬萬賞!)

    滿屋子人沒一個吭聲的。

    自己作的大死跪著也要作完,山爺當時反手就把褲襠給捂結實了。

    “不是那什麼其實事情是這個樣子的!”

    “那啥這個鵝吧其實沒到日子,還不能吃,林愁準備養著”

    冷涵淡淡道,

    “養好了,好好吃?”

    山爺一下卡殼了,

    “e。”

    這特麼要是說“是”,那不就坐實了剛才自己說的“青梅竹馬”了麼,保守估計他得掛兩個來回順便多一平底鍋倒模。

    好在二虎在,聽葫蘆娃的媽說起過著茬,如此這般的說了一遍。

    一會過後,小館裡的寒意才沒那麼蜇人生疼了。

    山爺鬆了口氣,

    “多謝少俠救命之恩!”

    “承讓承讓。”

    廚房。

    林愁正對著案板上洗剝乾淨的白條鵝一臉深沉,說實話他有點心疼。

    這個大鵝按燕回山的伙食來算只需要個把月妥妥的就是精品老鵝,鵝膠豐滿體脂得當的那種精品。

    現在頭都已經拍碎了的鵝還怎麼精品?

    嘆氣,也忒不尊重這種少見的稀有食材了。

    這隻大鵝出去雜物下水,差不多有九公斤重,非常肥。

    摘出來的鵝肝和鵝胗顯得油光緻緻又肥又嫩,但表面卻並沒有成形的脂肪塊,精緻清爽。

    心肝腸胗對於烹飪鵝來說必不可少,少了這些東西的鵝是沒有靈魂的,所以林愁已經處理好留下來了。

    “唔,做成什麼好呢”

    他已經用瓊琪天鵝做過血醬鵝和滾石烤鵝,看來要換個花樣。

    “小丫頭肯定會偏愛酸酸甜甜的口味吧,這樣的話有個做法貌似比較合適”

    想到這兒,林愁心裡頓時有了主意。

    林愁從系統那淘了口特製鑄鐵鍋,鍋口寬大但底部很淺,差不多隻能勉強容下一隻鵝的高度。

    起灶上鍋,涼鍋下常規意義上的滷料十三香,也就是豆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乾薑這些。

    雖然不太全,但大體上林愁這裡還是有的。

    一般來說,十三香的配比大體上是花椒、大茴香各5份,桂皮、三奈、良姜、白芷各2份,其餘各1份。

    烹禽類時,主重肉蔻和丁香。

    就像是香水的定香一樣,肉蔻和丁香可以‘定’住禽類的本味,使其鮮香盈口。

    鑄鐵鍋裡的香料大約半鍋,小火乾煸到起煙時,林愁將鵝放置其上。

    一方面是“烤”,另一方面算作“燻”。

    這樣在鍋裡用香料燻烤的方式是比較奢侈的。

    據說在上古時代某些具有海外色彩的香料剛剛傳入華夏時,某些商道巨擘經常用巨量香料把一隻羊包裹在容器中炙熟,然後大擺筵席與親朋分享,以至於當時的諸侯大王啥的得知後藉機把好一批人給抄家滅族了。

    其實這就是赤果果的浪費和炫耀了,那樣烤熟的羊肉咳咳,誰知道呢,味道或許真的會格外與眾不同吧。

    最逗的是在那之後。

    唐朝的時候皇宮裡頭忽然很是流行了一段時間所謂的“禮羊”,就是把羊用香料的粉末厚厚裹上一層,烤了,分給大臣們吃,與那些被抄家滅族的倒黴鬼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嗯,現在這玩意在明光的婚禮上偶爾也會出現。

    一句話,惹不起惹不起。

    火焰的熱力透過鍋底傳給香料,香料的嫋嫋青煙帶著濃郁的香氣與熱力一同作用於鵝身。

    鵝身的水份被漸漸炙幹,皮質收縮緊繃。

    禽類特有的油脂“香”緩緩發散,說實話這種“香”並不好聞。

    初始時其中會夾雜著很多人都沒辦法法接受的腥氣,尤其是鴨、鵝,味道比較重。

    而用香料燻烤的意義就在於祛除這種腥氣,並在鵝身上留下十三香豐富的韻味事實上由於沒有經過別種處理,香料的氣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非常容易浸透到肉質裡面去的。

    灶上的火焰溫度不能過高,正經的建議是無法掌控溫度的話,直接用即將燃盡的木炭來處理剛剛好。

    對於林愁這種熟練工來說,溫度已經不算什麼問題。

    這樣的燻烤格外需要耐心,看鵝身成色、聞氣味、聽香料嗶嗶啵啵的聲音,眼耳鼻全都得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