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揚揚 作品

第1977章:瘋狂的1996

    鄭青雲說著,姜小白一愣:“真的假的?”

    鄭青雲苦笑著:“什麼真的假的啊。你是不知道魔都這邊今年有多少家企業要上市。”

    “多少家?”姜小白問道。

    “整整有好幾百家啊。”鄭青雲說著。

    姜小白蹭的一下就從沙發上站了起來,滿是不可思議的看著鄭青雲:“好幾百家,老鄭你開什麼玩笑?”

    他知道今年上市的公司比較多,但是沒有想到這麼多。

    “開什麼玩笑?一點也

    不開玩笑的。”鄭青雲認真的說道。

    姜小白倒吸一口涼氣,然後坐了下來,半天沒有反應過來?

    自從1992年夏季的鵬城認購證之後,很多人突然發現,股市可能是拯救國有企業的最佳手段。

    經濟學家紛紛獻策,指出“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是搞活和增強國有企業實力的戰略選擇”。

    於是上交所和深交所從此實行一種全面扶持國有 企業的“指標配額制”的上市機制。

    即由上級確定上市額度,然後按地區分配上市指標,這些指標絕大多數被分配給了各地的國有企業。

    這種政策,在後世根本不敢想象,但是在當時算是救命稻草,股市給大家指明瞭一個新的方向。

    “上市指標”成為政府救活國有企業的“最後一把米”。

    在上市的過程中,財政及銀行對企業的撥款或貸款,先變成了債權,接著又變成了股權,然後通過股票發行都一股腦地賣給了股民。

    讓已經陷入絕境的國有企業再次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另一方面還意外地解決了居民儲蓄增長過快的問題。

    而這個事情在今年,1996年的時候,達到了一個高潮。

    一個魔都有幾百家公司上市,姜小白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上的好!

    姜小白的反應在鄭青雲的意料之中,畢竟他在最初知道數據的時候也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