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臥雪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一章 西行(一)

    二荀告辭後,梁禎又問了賈詡一個問題,那就是他還有多少年的時間,來準備對關中的征戰。

    “玄德新得益州,荊州又立足不穩,故而依詡之意,三年之內,其必不敢再起戰端。故而我軍最遲,亦應在兩年之內,奪取關中。而後休整半年,再取漢中。”

    賈詡除了是梁禎的首席謀士外,還是梁軍的“總參軍”,說白了,就是替幾十萬梁軍制定戰略目標以及如何實施這一目標的計劃的人。因此,對天下局勢瞭如指掌,就是他的必備之物。

    “那依文和兄之意,我軍需多少兵力,方可在兩年之內,平定關中?”梁禎問出了最為關鍵的一個問題。

    因為此時,梁軍的總兵力,約在二十萬上下,其中六萬在荊州防禦劉備,五萬在徐州抵禦東吳,還有四萬在幽、並二州防備北虜。如此算來,能隨時投向任何一個戰場的部曲,就只剩下屯駐在雒陽周邊的那三萬步騎,以及守衛鄴城的一萬軍士了。

    “欲平關中,必先取潼關,過了潼關,便是一馬平川,再無險可守。故而入秦地,首戰必在潼關。”賈詡說著,將一隻兵俑放在輿圖中的潼關之上,“馬超、韓遂等人,定會集結關中所有叛軍,在潼關附近,與我軍交戰。”

    馬超、韓遂二人是什麼性子,梁禎也知道,因此也不懷疑他們與自己對抗的決心。但問題是,憑藉此二人在關中及涼州的威望,召集個數萬大軍絕非難事,但如此一來,梁禎想要收復關中,可就難上加難了。

    “欲定關中,首戰至關重要。禎本欲親征,但怎奈,身體日差。”梁禎說著,不由得長嘆一聲,儘管他心中一直不願承認,但事實卻是,他的身體,是真的快要垮了,這次出征徐州,前後不過半年,可梁禎在班師的路上,就又染上了熱病,整個人都昏昏沉沉的,直到服用了華佗的藥劑後,方才有所好轉。

    “不知在文和兄看來,除了禎,還有誰能擔此大任?”

    梁禎這兩句,確實將賈詡問住了,因為這遣將之事,向來都是由梁禎自行決定的,旁人對此亦是忌諱莫深,因為這兵權所關係到的,一定是梁禎最為切身的利益,旁人一言不慎,很可能就會觸犯逆鱗,進而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詡不過一書生,遣將之事,還請太師自己做主。”

    見賈詡拒絕得如此乾脆,梁禎的心可謂是又悲又喜,悲的是,他在這種如此重要的事情上,竟然連一個可以給出參考意見的人都沒有,喜的是,從賈詡的表現來看,賈詡還是僅忠誠於他自身的,而不是忠誠於圍攏在他身邊的某個利益集團。

    賈詡也離開後,梁禎便去了趟司農曹,找到典農中郎將任峻。這些年來任峻和棗祗二人,採取的是一內一外的工作方式,即棗祗出訪各州,將各州屯田遇到的問題一一上報任峻,再由任峻整理成冊,上報梁禎,以求解決。

    任峻是個恪盡職守的漢子,天剛亮,他便已端坐在公廳之中,開始處理一天的事務了。司農曹屬於典型的清水衙門,錢少事多——司農曹雖有丈量各州土地之權,但卻因為土地多在軍方及各地豪門手中,無主之地的分配權又被握在戶曹手中,故而司農曹幾乎沒有“營收”可言。但司農曹的事務,卻一點不少。因為他們打交道的對象,多是朝中的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