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臥雪 作品

第四百八十七章 雄風猶在(五)

    只是,出乎孫權意料的是,這整個撤軍的過程,竟是出乎意料地順利,本來設想之中的梁軍追兵,壓根就沒有出現,事實上,當梁禎率軍攻佔彭城之後,梁軍便停下了腳步,從攻城略地轉為鞏固城防。

    而梁軍之所以不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梁禎自從上次在赤壁大敗後,變得保守了,他生怕貿然進攻,已有疲態的梁軍會再遭敗績。二來是因為在周瑜的指揮下,吳軍撤退的時候,亦是軍容嚴正,進退有據,根本就沒有露出任何可供利用的破綻。

    因此,此次徐州之戰,對梁禎和孫權來說,都只能算是不輸不贏。梁禎雖然得到了大半個徐州的土地,但卻只得到了相當於陶謙時代的徐州的一半人口。孫權雖然沒能全據徐州,但也收編了袁譚和呂布的殘餘勢力,並順帶遷走了將近十萬戶的徐州百姓。

    不過,孫權搬空了徐州南部的人口,對梁禎而言,也並非僅是壞事。因為這些空出來的沃土,現在都成了梁禎賞賜有功將士的資本。於是,梁太師一聲令下,張燕所部十餘萬黑山軍,全部就地轉為徐州軍戶,張燕本人也正式在彭城,就任徐州綏靖將軍。

    張燕所部的黑山軍,大都是靈帝年間,因沉重的稅賦而破產的流民,他們從軍將近二十年,心中也確實嚮往安定的生活了,因此儘管徐州非冀州,嗅不到故土的氣息,但終究也是有家了不是?因此,稱頌梁太師的歌聲,不多久就響徹了徐州大小軍屯的天空。

    建安十四年春,徐州刺史崔琰,別駕從事楊修也走馬上任。這是兩個重要的信號,因為按照兩漢數百年的慣例,凡是出任三公九卿的官員,大都是必須要有在地方上任職的履歷的,不然,就算能榮登公卿之位,也終究會因為缺乏地方上的根基而站立不穩的。

    同年夏,梁禎班師回到鄴城,並在鄴城,見到了已在此恭候他一月有餘的關中諸侯馬騰。

    馬騰的一生,甚是坎坷,他早年在涼州為官的時候,便因為人賢良忠厚,而受眾人尊敬。中平末年,馬騰被州郡闢為軍從事,掌領部眾。累遷至偏將軍。涼州刺史耿鄙被部下所殺後,馬騰與王國、韓遂等在涼州共同反漢。直到初平二年,才被董卓招安。

    李傕、郭汜亂政的時候,馬騰曾率軍與他們交戰,不敵而退回涼州,後獲赦,拜安狄將軍,而後與韓遂結為異姓兄弟。前些年,梁禎拜鍾繇為司隸校尉,主持關中事務,馬騰便在那時,投靠了鍾繇,並協助鍾繇,擊破了同樣割據關中的張晟、張琰、衛固等人。

    建安十三年,飽受西州風沙滋擾的馬騰,似乎終於厭倦了這種居無定所的生活,他接受了鍾繇的建議,上書漢庭,表示願意舉家遷往鄴城,所屬部曲,則暫由其長子馬超率領,直到漢庭派大將去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