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臥雪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六章 河風

    和連之所以選擇在這個地方建立自己的王庭,不是因為這裡地處戰略要道,而是因為,這個地發有一條水量巨大的河流,雖然它也是季節性的,但它的河床,卻是多年不變,而不是像塞北的大多數河流一佯,河道一年一變。

    河道基本固定的大河不僅滋潤著兩畔的無垠土地,更哺乳出了數不清的畜牧,以及稠密的人口。這也為什麼,中部鮮卑雖然轄地最小,但實力卻最為強大的重要原因。

    梁禎根據黑齒影寒的建議,一連三天,領著十數侍從,在營寨外勘察王庭附近的地形,以準備即將到來的決戰。本來,他是想帶上盈兒一塊去的,但又怕萬一此行遇襲,那大軍就真的會陷入群龍無首的險地了。因此,梁禎才取消了這一打算。

    “和連是絕對不會任由我們做好準備的。但他這幾天,卻是動靜全無,他究竟在等什麼?”賈詡雖然也一步沒有走出過中軍大帳,可這並不影響他對局勢的判斷,“要麼,他是因實力不足,而虛張聲勢,要麼就是在醞釀什麼。”

    不過,賈詡的話卻並沒有引起梁禎的重視,因為經過三天的觀察,梁禎已經想好了破敵之法。

    原來,在一次帶著張郃外出勘察的過程中,張郃敏銳地意識到,每天清晨,都會有一陣西風,夾雜著令人雙眼很不舒服的泥沙,從王庭上空掠過。因此,要是能讓部曲背西向東列陣的話,那天時就將變得對梁禎有利。

    “匈奴人曾經將病死的牲畜拋進對手取水的河裡。以求在敵軍中製造瘟疫。”荀攸出身士家,因而沒多久就推出了和連第一件可能正在做得事。

    只是荀攸的意見,立刻引來了審配的質疑:“只是,這裡是王庭,不僅有十數萬牲畜,更有數二十餘萬軍士、民眾。貿然將病屍投入水中,只怕自損更甚。

    梁禎沒有參與到謀士們的爭論之中去,因為他正在與盈兒和張郃商議,明天應該以怎麼樣的陣型,來擊破和連的軍陣。

    人們常說,在平原上,材官永遠不會是騎士的敵手,這是因為騎士有許許多多的方式,來使材官陷入疲憊不堪且進退兩難之中。可如果真的要正面對陣,那材官也是有與騎士一戰的能力的,而且搞不好,贏面要更大一些。因為,材官的陣型,遠比騎士要密集——即一名騎士,很可能要迎向四五把刺向自己的槍矛。

    “這是和連的王庭,不僅有大量的人口,更有他們賴以生存的牲畜。因此,和連是不可能棄之而去的。”張郃先分析了和連的劣勢,那就是累贅太多,不錯,成群的畜牧以及婦孺,會極大地限制和連軍的機動能力,“因此,明日決戰,我軍不妨步騎結合。”

    步騎結合,即以材官居中,騎士拱衛兩翼。居中的材官就像一柄尖矛,凌厲地刺向敵人,而兩翼的騎士,則如兩面盾牌,拱衛中間的材官,不受和連軍的襲擾。

    這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對付鮮卑騎兵的最好策略。只是,這一計策想要達到設想中的成效,就必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