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 作品

第二章:震驚

            午時末,太陽高懸於天際,光芒雖與往時一般普照著大地,卻仍然無法阻擋冬日的寒冷。

狸大明京師的阜成門外,人頭攢動,車流不斷,到處都是叫賣的號子聲,其間還夾雜著討價還價的聲音,一派熱鬧景象。

中間是一條筆直的通城大道

“阜成門外街”,兩側沿街商鋪林立,門前都高掛著各自招牌與門幌,還有一串串的彩燈,只是此刻天時尚明,彩燈並未點燃起來。

這條通城大道的盡頭便是一座高大堅固的吊橋,穩穩地平放在寬闊的護城河上,顯示著此間仍是一派太平盛世。

阜成門的甕城為方形,其東西長約有十九丈,南北寬更是將近二十一丈,甕城的南側闢有券門一座,在券門之上還建有一座閘樓,而甕城內的東北角也同樣建有關帝廟。

因其甕城門是朝南開,與內城門方向正好有如曲尺一般,如此以利於屏蔽城門,而在甕城門閘樓的上方還有一座單簷硬山譙樓,共有兩層開十二個箭窗,此為甕城門樓。

由此再往內行去,才是真正的大明京師內城門——

“阜成門”。阜成門其實是包括門樓、門洞、箭樓、甕城、甕城門各一的總稱,其所有建築均是採用的山東臨清燒製特大城磚。

狸阜成門的城樓臺基底寬約十二丈,城臺頂端的進深就達到了八丈,城臺高也有三丈有餘,其城臺內側左、右馬道就有一丈五尺寬。

而起城樓面闊五間,光是其連廊面寬就近十丈,進深足有三間,連廊通進深五丈,城樓連城臺通高也達到將近十丈的高度。

阜成門的門樓通高足有十丈開外,為三層飛簷歇山式建築,其柱、門、窗皆為硃紅色,簷下的梁枋上飾以藍、綠兩色的圖案,頂部為綠色琉璃瓦,飾有望獸及脊獸。

在阜成門的門樓臺下部正中與城垣牆身垂直方向,闢有券頂式的城門洞,裝有向內開啟的城門一合,使用的福山壽海五面包錠鐵釘固定。

其城門的正上方為一重簷歇山頂箭樓,西、南、北三側共開有箭窗八十二孔,箭樓西側面闊七間,內側廡座面闊五間,通高有近三十丈,俯視呈

“凸”型。阜成門內為通往大內皇城方向的阜成門內街,其街北側有西成坊、福田坊、集慶坊等坊市,以及大聖壽萬安寺等建築,而阜成門內街的南側則有金城坊、咸宜坊、安富坊等。

阜成門與朝陽門東西兩方遙遙相對,京西門頭溝齋堂的煤車幾乎盡是從此門中出入,故甕城門洞內由煤棧客商募捐,刻有梅花一束以記之。

狸又因

“梅”與

“煤”諧音,更因每當冬日裡北風呼號之際,漫天皆白,惟有烘爐四周之人皆贊:“阜成梅花報暖春”。

此時,距離崇禎十一年韃虜入寇已過去多時,阜成門甕城外早就恢復了往日的繁華,不止是往來運送煤炭的客商,更有許多南來北往的客商聚集,西關之繁華更勝於往日。

而這一年多里,元隆昌車馬行在牛勝的全心經營之下,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其業務早已脫離車馬店的本行,向外拓展。

元隆昌車馬行已經成為京西第一商業帝國,其核心業務也由車馬店和貨棧的形勢,徹底轉變為一支強大的鏢行。

雖然他的字號仍然是元隆昌車馬行,但在京師西郊卻佔有多達五處地方,其車馬店仍是坐落於西關內。

因為這裡便於接觸各地客商,是探聽內外信息的絕佳之處,自然不能輕易捨棄,而與車馬店一起留在西關內,還有兩處貨棧,以供來往客商存放南北雜貨。

而在西關外還有兩處佔地更為廣闊的地方,分別是一處馬場,一處大型貨棧。

狸馬場在阜成門西南十里之外,是佔地最為廣闊的一處地方,這裡原是一處官馬場,因十一年時虜騎南侵,毀於斬火。

後來既為牛勝尋到此地,經過簡單修繕後,便在此處繁養馬騾,並用於操練麾下那一隊騎士,同時有一些精壯的少年被其招攬,也在此處秘密訓練。

隨著元隆昌車馬行的生意日漸繁雜起來,接觸的各地客商也逐漸增多,除了探聽消息更為便捷之外,也得知因匪盜盛行,各地客商行走間都是一般的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