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三章:二十五步

    果然,在他的一番表揚鼓勵之下,眾夜不收臉上都露出歡快了的神情。

    眾人皆歡聲暢笑起來,個個士氣高漲,方才的那一輪戰事,他們應對得法,互相配合也很到位,確實是打得爽,打得妙。

    沒有白瞎了往日勤苦操練之功!

    隊總劉守柱的手中還握著他的鐵錘盾牌,他穩穩策在戰馬上,看著對面的滿洲正黃旗韃子兵,甕聲甕氣地說道:“李爺,那些個臊韃子,看來還不死心啊。”

    萬光金也沉聲說道:“不用擔心,待會我們故伎重演,定然讓那些韃子就此潰敗!”

    李長勝卻是搖頭說道:“我等方才是打了韃子一個措手不及。眼下他等有了防備,就必然不會似那麼便宜了。

    我猜他等定是要衝過來,與我們纏戰在一起。”

    眾人聞言,都看向韃子那邊,接下來的戰事,確實極有可能就是如此。

    李長勝咬了咬牙,似乎已下定決心,他狠狠說道:“待會再戰,我軍要排布結為三層橫列,前兩層相互錯位,均是左手持銃,右手握冷兵,而最後一層騎士不持短銃,一體旁牌配合長兵,只待混戰時近距離擊奴。

    老李我身為左部千總,自然是在第一排率隊,老萬,你留在第三排,壓住了陣腳,此戰最後決勝,就全靠你啦!”

    他接著又是厲聲喝道:“都給咱聽仔細嘍。前面一、二排騎士,都要等進入二十五步距離時,才得打射短銃,而且一律不得右手持銃,違者,按違抗軍法處置!”

    此刻不比剛才,趁著韃子兵錯愕之際,發起突襲,佔了先機,再加兵分三路包抄襲擾,本就未想著要與韃子近身搏戰。

    而這次韃子兵那邊已有了準備,雖然己方人馬多過韃子,但再想故技重施,恐怕無法如願。

    不管怎樣,李長勝是不想陣前行險,如今戰場形勢於己有利,何況前面的右哨也該快要回援,所以他才如此謹慎對待。

    這樣佈置,待衝近到二、三十步距離時,打射短銃後,可能一、兩秒之內就要接戰肉搏。

    所以只有一次打射短銃的機會,而此時若是右手持銃,打射之後,還要換取搏戰用的冷兵器,慌亂之間,不免手中搏戰的冷兵器準備不及,而且力道也是不強。

    很有可能就因為這一缺點,在雙方兵器相互撞擊時,己方騎士會因此被磕飛兵器,甚至失去平衡,從戰馬背上跌落。

    當然,清軍那邊也同樣會有這個問題,他們若敢用右手來投擲標槍、飛斧什麼的,可能剛剛投出,才取兵器在右手時,對方騎士的虎槍長刀己經刺到、砍來。

    而騎戰要遠遠比步戰更為殘酷,需要敏銳的預判力,而預判力則需要提前醞釀。

    這醞釀的距離,至少也需要十步左右,要看準對方的薄弱之處,才能在雙方人馬相交時的對戰中,殺死殺傷敵人,而使自己活下去。

    若是剛剛取兵器在右手,就想架住對方蓄勢己久的雷霆一擊,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八九不離十的都是被對方的虎槍長刀殺死。

    所以排布在前層的韃子兵,也只能用左手投擲標槍、鐵骨朵什麼的,這精度首先就不免差了一些,其次就是威力也會更差一點。

    這點上,短銃反倒是佔了不少的便宜。

    當然,拍在後面的那些韃子兵,倒是可以用右手投擲標槍等武器,不過距離卻又有些遠了,同樣也是精度略差點,威力也小些。

    而且,清兵的投擲武器,為了提高準度,一般也都是進入二十步內投擲,甚至十步內投擲,其勢道最勁,威力也最大。

    李長勝要求麾下前面兩排騎士的短銃,要在進入二十五步後才準打射,相比於韃子投射標槍等武器,也多了數步的優勢,雖然這精度也一樣是不盡如人意。

    現在己方的優勢雖有所擴大,但這可是騎兵對沖對戰,傷亡不可避開,而且戰場形勢又千變萬化,怎能保證但有優勢,就一定能獲勝呢?

    不過,李長勝麾下的宣北軍虎衛營的眾夜不收們,確都是緊咬著牙,沒一人顯出畏懼退縮之意。

    只要是人,死傷誰都會懼怕,只不過他們有著種種的理由,可以剋制住這種恐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