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寫字 作品

第六十五章

    韓度潤了潤喉嚨,“殿下自然是位明君。但臣以為,天下衰亡和明君、昏君干係不大。”

    難道崇禎不是明君嗎?雖然不及老朱賢明,但就崇禎起的比雞早,睡的比夠晚。論勤奮程度,甚至比老朱還要努力。治政手段雖然不及老朱,但也超過歷史上的很多守成之君。

    但是結果呢,大明還不是亡了。

    說實話,一個朝代的滅亡,和明君昏君還真的沒有多大的關係。

    就算是昏君又如何?以天下之力,足以奉養一人。明朝巔峰時期人口,差不多有一萬萬人。就算是每人一年給皇帝十文錢,那也足足有一千萬兩銀子。

    可是崇禎時期,朝廷一年的歲入才多少?二百萬兩罷了。

    崇禎當時要是每年有一千萬兩進項,那就沒有野豬皮什麼事了。別說是入關了,老窩能不能夠保住,都要看崇禎的臉色。

    朱標聽到韓度這種逆反常識的論調,眉頭皺起,不解的道:“明君興國,昏君亡國,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愛卿何以說,王朝興衰與帝王是否賢明無關?那你認為與什麼有關?”

    韓度見朱標好似不服氣,也不再遮掩,直截了當說道:“與土地有關。”

    朱標神色一變,“土地?”這又是一個他沒有想到的地方。

    “就是土地。舊朝覆滅,新朝建立。在這個過程中,總會經歷戰爭,戰爭會持續十幾年,甚至是數十年。不知道殿下有沒有發現,在舊朝覆滅之時,百姓往往都是沒有土地的,即便是有,那也是隻有極少的一點,根本就不足以養活全家人。但是經過戰亂之後,首先一點就是人口急劇的減少,戰死的戰死,疾病、饑荒、流離失所,每一樣都在削減著人口。”

    “人口極大的減少,對於糧食的需求,自然也跟著減少。再加上新朝建立,土地必然會被重新分配。就好比是大明一樣,皇上曾經下令,鼓勵民間墾荒,凡是墾荒出的土地便歸當事人所有。一戶之家便能夠墾荒三四十畝土地,平均下來每人也是七八畝土地。只要百姓勤勞一點,這些土地養活他綽綽有餘。”

    “但是為什麼每個王朝到了末期,百姓都沒有了土地呢?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為什麼?”朱標急切的問道。他彷彿感覺到了韓度正在訴說一個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千百年來無人勘破的東西,一個自漢之後王朝國運只有兩三百年從無打破的魔咒。

    “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土地兼併。初期百姓手裡是有土地,但是百姓畢竟是小門小戶之家,抵禦天災人禍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能力極差。雖然百姓也知道手裡的土地珍貴,賣了便沒有了,但是他們總會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賣掉手裡的土地,比如患重病等等。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幾乎所有的達官貴人都在瘋狂的收購土地。”

    “為什麼會這樣?”朱標聽的額頭冒汗,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因為他發現,現在的大明就和韓度說的一樣。達官貴人的確是在不停的收購土地,就算是韓度他不也是買了幾座荒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