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135章、禮物(3)

    事實上,前世在國家層面,是非常重視科研。到2020年左右,每年投入的科研資金為3000多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米國,是倭國299.7%。但這些海量的資金利用效率極低。甚至出現巨大的浪費,不乏一些科研院校為了獲得科研經費,重複設置課題、編造無意義成果。更甚之,學術腐敗、權學交易、錢學交易,也屢見不鮮。

    而勤勞的科研一線人員,待遇普遍較低。從而導致部分人才外流,其中某些頂尖大學,每年拿著國家50多億的資金,有著華國最好的生源,卻淪為米國的人才搖籃,成為全球知名大學的“研究生預科”。

    國際科技領域,馬由也提示不要心存僥倖,“預測”在1991年存在了42年的“巴統協議”作廢後,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久後將簽署新的協定(1996年簽署“瓦森納協定”)。他們順利瓦解蘇聯後,將重點盯防、限制華國,重要手段就是抑制華國的科技、經濟發展。

    對此,他建議國家在傳統制造業方面,實施有序追趕策略的同時,半導體及軟件等新興產業,應實施“彎道超車”的不對稱戰略。至少確保局部領域,在短時間裡,成為世界領先,從而具備和西方陣營在科技領域抗衡的籌碼,形成相互制約的局面。

    總之,無論是科技、還是經濟發展,他都做了大量的“預測”。都是數據化、模型化,“預測”結論更是和前世幾乎一致。將未來2、30年,全球產業發展的規律、高科技技術發展的趨勢和領域、產業升級的方向等,描述得十分清晰。他認為,這些或許對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有切實的參考意義。

    報告第一部分闡述完,他還特別提到資源保護問題。尤其是華國正在發生賤賣戰略資源稀土、稀有金屬等礦產的亂象,建議國家儘快出臺政策,嚴控這些不可再生、未來有巨大價值的資源出口。

    馬由文思泉湧,演講幾乎沒有絲毫停頓。十分連貫、滔滔不絕。

    縱觀整篇報告,沒有明顯的說教和論點。但大量採用各種統計表格、圖例以及數理模型分析和推論等。形象生動,簡單易懂。在這個電腦尚未普及的時代,這樣的報告形式引人入勝。且馬由有數學天才之稱,故他運用的數據推論模式,有較強的說服力。

    至於一些敏感領域,如涉及到國企體制、機制等建議,他幾乎沒有涉及。政治議題更是隻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