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59章、“思維辦公”

    彙報完畢後,馬由大腦高速運轉,提出了幾個問題,大家也應對自如。最終他沒有發表結論性意見。告訴大家,下一步他們的任務就是測試馬由已修改的“思維辦公1.0”的測試版,並給出意見。他將結合今天的討論和測試後的版本意見,做出最終修改定型。

    會議第二個議程,馬由讓銷售部門,彙報“思維辦公”軟件的上市價格、推廣及銷售模式策劃等議題,隨時準備好,一旦定型就投放市場。其中公司後勤部門配合落實光盤、軟盤複製生產企業。

    會議第三個議程,馬由提出了計算機輔助設計系列軟件的調研任務。規定在1個月內拿出報告。

    業務會議僅1個小時30分鐘,便迅速結束。

    馬由十分厭惡低效、扯皮式的會議,凡是他召集的會議都是有一說一,說完散會。並且要求每個人發言控制時間,會前做好主題發言準備,會中言簡意賅,會後高效執行。今天會議雖是突然召開,但回劍橋鎮路上,文勇已通知到會人員做好了準備工作。

    企業文化,不是幾條標語口號可以樹立,而是全體員工日常點滴積累而成。馬由有意識培養文勇他們這些高管的現代企業管理意識。

    會後,馬由又召集了文勇、財務總監克萊爾到自己的辦公室,給他們安排成立證券部,招聘操盤手,預留流動資金外的全部流入金融市場,具體待操盤崗位到齊後,再下達交易指令,這個部門除人事、社保外,業務管理歸馬由直管。

    回到借住地,馬由在樓下碰見了退休夫婦。

    他遞上從國內帶來的新年禮物。三人在花園中坐下,曬著冬日暖陽閒聊起來。馬由介紹了回國後的一些趣聞,華國許多風土人情尤其是文化,兩位退休教授聽得很耐心,看起來也很感興趣。

    其實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之間相互的認同,都是從一些點滴信息溝通,到全面瞭解直至理解,才能形成客觀的評價或認同。西方國家的人們思想雖不保守,但在網絡剛興起不久的這個時代,他們長期盲從於媒體、書籍的信息傳播渠道。可媒體背後是有資本的控制,並非事事都真正做到客觀公正。他們的言論自由屬於其國內事務,但也還是帶有背後勢力的觀點和引導。而在國際問題方面,則是以國家、資本利益為主。至於客觀公正透明原則,那是什麼?早就拋棄且天然戴上了有色眼鏡。

    西方記者或時事評論家,筆下生花另當別論,這種軟性的觀點一般讀者或觀眾無法甄別事實真相。可笑的是,在21世紀21年代,英國bbc還居然利用高科技手段,拍攝華國新聞時,使用“陰間濾鏡”。其實,bbc國際頻道使用的技巧非常多,濾鏡調暗色調只是其中之一,而其目的很顯然就是要塑造一個陰鬱、冷清、壓抑、缺乏活力、令人無法被吸引的華國形象。給觀眾的心理暗示性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