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591章、《黎曼猜想》專題研討會

    《千禧7大難題》關注者眾多,在多名數學權威在審閱馬由的論文時,全世界已有多所大學按捺不住,紛紛發出邀請,請馬由前去舉辦講座。其中不乏巴黎第六大學、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劍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數學專業擅長的大學。

    這些邀請函傳真到藍星大學後,王亞洲校長急了,再度找上門來。

    “馬董,  不,馬教授。藍星大學可是你的旗下學校,《黎曼猜想》學術研討會應該在我們學校召開。以後你再到其他大學演講,可以嗎?對了,華科院數學所、京城、華清、旦復等大學,也有參與進來,聯合舉辦這個盛會的建議。你看怎麼答覆他們呢?”

    “不怕萬一我的論文得不到數學界廣泛認同,  而影響到他們的聲譽嗎?”馬由很平靜地看著激動的王亞洲問到。

    “自然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你在投稿時,不是同步給國內那些著名數學家發過論文副本嗎。他們看過後,結合國外一些數學家的意見,初步認定你的論文沒有問題。何況,你在數學界的天才之名,大家還記憶猶新。”

    “不過,你怎麼不在我們自己的《仰望》期刊上發表呢?”王亞洲故意這麼一問,其實是旁敲側擊,主要還是想說服馬由,先在藍星大學舉辦《黎曼猜想》專題研討會,從而提升學校的聲譽。

    馬由看了王亞洲一眼,知道他的心思,但他還是解釋道:

    “《仰望》創刊時,定位就偏向運用科學領域。我們並不排斥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的研究。但短時間裡,作為一家企業及私立大學旗下的期刊,沒有必要搞得那麼大而全,將所有學科的論文都收集起來。和國際上那些著名專業週刊暫時共存,也是一種方式。”

    當然,和馬由這段時間改變觀念,準備在國際上拋頭露面的策略,  也有一點關係。不過,他計劃再過段時間,把其他幾道難題解析,放在《仰望》期刊上發表。自家的期刊,不能冷落了。

    5年後再度返回到數學界,第一篇論文,投稿於更專業、影響力更大的《數學年刊》,算是一個敲門磚吧。

    不過王亞洲剛才的問題,還提醒了他,前世全球那些著名學術期刊,後來都紛紛建立了數字化的論文網站,投稿人可選擇不正式發表,只發布到這些網站上,與同行交流。也有些學者在投稿的同時,將電子版的論文發佈在這些網站上。當然,最終要在學術期刊上刊登,才算得以專業認同。

    藍星集團旗下的《知網》創辦有近4年了,  公開版面是藍星集團、藍星大學等內部使用的數字圖書館的簡化版。主要內容是一些全球科技資訊,以及《仰望》期刊的數字版。

    而前世華清大學、華清同方在1999年6月創辦的《知網》,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並以此為平臺,建設《華國知識資源總庫》及cnki網格資源共享平臺,通過產業化運作,為全社會知識資源高效共享,提供最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和最有效的知識傳播與數字化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