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526章、工業機器人(1)

    另外,藍星銀行創業扶持專項貸款科目,完成幫扶性質的低息貸款達30餘億元。惠及17萬下崗工人,讓他們身後約51萬家人,保持了較為妥善的生活狀態。

    藍星慈善基金還針下崗工人中的困難戶,設立了少年兒童教育補貼,減少這些下崗工人們的後顧之憂。且這部分教育補貼,並未侷限在藍星集團併購企業所涉及的下崗工人範圍,惠及1000餘萬家庭,善款支出達180餘億元。

    雖說藍星集團直接接收、資助、補貼下崗工人人數,僅佔全國下崗工人總數不到1%。但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藍星集團一系列善舉,也啟發了不少地方官府,在安置下崗工人時,方法更靈活,更人性化。

    同時還帶動了不少愛國企業家,紛紛效仿,在享受祖國改革開放紅利時,也回饋社會一份力量。

    據前世《華國統計年鑑》的資料,原有國有企業的職工1.1億人。而1998年國有企業職工人數減至5200萬人,原4000萬人的集體企業職工,剩餘人數僅1000多萬。

    谷殯總共減少的7000多萬職工,一部分直接轉崗到非公有制企業外,大部分人都有一段或長或短的下崗或失業的經歷。以一家三口計算,受到直接影響的人群超過2.1億,間接影響的人數就更多。

    這一世,正是有藍星集團以及其他愛國企業家這麼一股外力,配合地方官府各種惠民政策,國企改革必要的陣痛時間,縮短了不少。也讓千萬家庭渡過了暫時的難關。

    隨著華國經濟高速發展,尤其是藍星集團的帶動下,不少產業較前世更加興旺,就業困難的問題已初步緩解。這也給了馬由縮減員工人數的決心。

    精兵簡政,本就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一家企業發展到巨大規模後,人力成本以及引發的各種隱患,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現在,藍星集團也就面臨100多萬員工中,如何精簡人員的問題。

    不過,藍星集團不會將縮減下來的人員簡單辭退,推向社會。經馬由同意,集團人事部,草擬了三套方案來安置這些下崗的人員。

    一是轉崗。藍星地產集團、酒店集團、購物中心、物業管理等,因房地產項目大量呈現,提供了大量的保安、物管、庫管、司機、廚師、服務員、搬運工等崗位。預計可解決10萬人就業。

    還有農業公司剛全面啟動,沙漠治理今年開始攻堅戰,即使大量採用全自動、機械化種植、養殖,但任然需要約5萬勞動力。

    二是自主擇業。除下崗時有一筆不菲的補貼費外,藍星銀行還能提供創業貸款。

    三是成為沙漠新鎮的居民。這些下崗工人可免費獲得沙漠治理後的自留地2畝,和0.5畝宅基地,或者直接在小鎮中購房。新小鎮百廢待新,小生意的機會很多,小吃店、小賣部、茶樓等,都可養活一家人。這裡可提供至少10萬人的生活條件。

    其實還有一個消化人員的途徑,就是往原點島移民。不過,馬由準備將那裡作為集團大本營,所有先期移民,都將是集團中選拔出來的各種高素質人才。他們的親屬,則可填充原點島上各種第三產業的社會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