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468章、觸摸屏

    “基本夠了。”馬由默算了一下。觸摸屏早在年,由在一所大學當講師的山姆赫斯特在自家小作坊裡製作發明,至今也有多年時間,但大規模商業化運用還不多。大多是在一些特殊設備上。觸摸屏手機按前世軌跡,明年才會由摩托羅拉發佈。

    “觸摸屏的檢測結果怎麼樣了?”

    “按公司辦法的品控程序,完成了所有的測試和檢驗,最終結果完全達到設計參數。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觸摸屏。”

    馬由在選擇觸屏技術路線時,通過透光率和清晰度等可視效果、觸摸敏感度、精度、成本、多點觸摸可行性、抗損性、環境適應性等多項指標,進行了詳盡的綜合比較,最終直接跨過了目前主流的四線電阻式觸摸屏技術、純平電阻式等技術,選擇了互電容觸摸屏技術路線。

    且通過對技術的完善,彌補了電容觸摸屏手寫識別、成本相較電阻屏偏高、操作溫度範圍較窄等缺點。

    電容屏是一塊四層複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一層ito,最外層是隻有厚的矽土玻璃保護層,夾層ito塗層作工作面,四個角引出四個電極,內層ito為屏層以保證工作環境。

    當用戶觸摸電容屏時,由於人體電場,用戶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因為工作面上接有高頻信號,於是手指吸收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分別從屏的四個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且理論上流經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頭到四角的距離成比例,控制器通過對四個電流比例的精密計算,得出位置。

    但電容觸屏因來自帶電的手指表層最細微的接觸也能激活屏幕下方的電容感應系統。非生命物體、指甲、手套無效。手寫識別較為困難。

    電容屏的核心技術主要是生產工藝,藍星集團採用了全智能生產線,可以從根本上降低電容屏的價格。芯片、軟件等更是藍星集團的長項。其中掃描算法,原理和愛迪生髮明燈泡的經驗的積累相似,要不停地做實驗

    ,來驗證軟件的效果,這是個艱鉅的燒錢工作,但這一切,在虛擬實驗室和人工智能面前,都得以完美解決。

    今天視察的這家工廠,只是觸摸屏的總裝廠,元器件對外採購。但其中核心元件,如感測材質、僅的超薄鋼化特種配方玻璃、透明導電薄膜等材料,都是高科技含量的東西。

    暫時為了保密,都是在藍星材料研究院的地下室車間裡進行生產。

    為滿足量產所需,研究院地下車間裡,建成了首座半公開的全智能化生產線,用工不到人。之前的馬由的私人實驗室、莫桑比克基地等智能生產車間,都是十分隱秘的存在。

    這才有了今天觸摸屏的成功試生產。這為藍星集團今年月的秋季新品發佈會,推出一款重量級產品,創造了條件。

    馬由剛回到琴島的別墅,就接到文勇郵件,藍星集團的律師團,和米國商務部初步達成和解,其結果也是馬由期望的,就是藍星集團在全球公佈《星語言》計算機編程技術。這個和解最終文書籤署,估計還有個月的程序,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