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461章、房價

    正在馬由觀賞原本是三環道路紅線與綠線地界上精緻的公園時,藍星地產集團總裁周宏亮迎了上來。

    “呵呵,周總你恰點真準呀。”馬由調侃到。

    “董事長要來視察,我自然要迎接。”周洪亮有點尷尬,他知道馬由不喜迎來送往這些虛禮。但昨天接到馬由助理來電,這幾天要集中視察地產業,他自不敢怠慢。連夜乘飛機來到蓉城等候,至於馬由的行蹤,那麼多物業人員和監控,自然有人給他通報。

    “行,我們一起走走吧。對面那一片是我們在蓉城最大的一個住宅項目吧?”馬由沒有客套,指著北面的一片房屋問到。

    “是的,現在已有入住了。現在房價偏低,我們採用了幾個策略。一方面減緩住宅區開發,重點建造黃金地段的商業地產。目前全國已有家藍星廣場開業,廣場中的家星級商務酒店開業,另外家還在裝修中。”

    馬由暗自點頭,年終總結時,只有家商業廣場開業。幾個月過去,藍星廣場又竣工交付了家。

    這個時期,商業地產屬於優良物業,升值保值率很最高。除保留的大型購物中心、超市、影院、藍星旗艦店、銀行及酒店外,其他步行街或臨街商鋪,是現金流的最大來源。

    華國老百姓的消費觀念很樸素,他們辛苦積累一點錢,首先就考慮安個家。再有多餘的錢,就買間旺鋪。即使不做生意,租金就能確保一家人過上一個好的日子。尤其是一些農村出來的,做生意或打工掙了錢,老家有房子住,就在附近的城裡買一間商鋪。

    年代除京、滬、鵬等一線城市,和部分省會大城市外,許多、線城市的地產項目,上蓋住宅僅售多元一平方米,甚至有的樓盤住宅僅售幾百元每平方米,幾乎和建築建造成本相當。土地、稅費和管理、資金成本等都要虧損。

    即使這樣,項目還能賺錢。原因就是商鋪好賣、且價格高昂。以至於多年以後,因供應量過多、電商衝擊等多重壓力下,全國商業項目都不景氣。

    “另外就是隻開放少量房源進行銷售,其他的出租給集團員工、孵化園的員工等。他們還能享受到低於市場的優惠,多餘的房源才租賃給其他人。這樣我們手中積累了大量土地和房子之後,一旦遇到市場上房價漲幅太大,就可以釋放一批房源出來,儘量抑制房價。當然我們不是官府,沒有管控市場房價的職能,只能在力所能及範圍,儘量以市場均價、甚至低於均價出售。好在我們的利潤點主要來自商鋪銷售、酒店、購物中心、院線等資產包。”

    “嗯,按你們的策略繼續實施吧,但無論房價高還是低,質量關不能放鬆把控。研究院給你們提供許多建築質檢高科技設備,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且在制度上嚴格執行交叉驗收程序。杜絕人情交易甚至權錢交易。”

    “放心,我們的品控體系已逐漸完善。而且有強大的監控及網絡管理平臺,人為失誤和操縱的可能性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