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400章、年終總結(1)

    “德國晶圓工廠,年產值達到了90億米金。集團內部結算後,利潤可達23億米金。”

    ……

    接下來是藍星弘崆公司總裁張興國彙報:

    “去年在面臨罕見的亞洲金融風暴,我們不僅沒有虧損,還利用我們的專業能力和強大的資金實力。狙擊了始作俑者索羅斯等機構在弘崆的興風作浪。並獲得了40餘億米元的利潤。”

    這是藍星在明面上的證券經營成果。蔣曉東、以及馬由自己的暗線,去年已在全球各市場獲利達500多億米元,且大頭在倭國、南韓國、羅剎國待今年才會有更大的收割機會。

    “由於金融危機,我們乘機低價在弘崆投入了70餘億米元,低價收購了房、地產,以及亞視、大眾報等弘崆知名媒體,以及20多家弘崆優質企業股票。”

    馬由沒有乘機在低位吸籌倭國、南韓國等其他國家的股票。在這些國家金融市場中,他只做短線。更多是做股指期貨及匯市。絕不會給倭國、南韓國的上市公司輸血。而且這些國家的股市遠遠沒有到底。

    “弘崆藍星科技產業園入住企業達到了370多家。弘崆晶圓廠2期也全面投產,已完成了產值約93億米元。其中對外承接的晶圓加工為51億米元,為集團內部生產芯片為42億米元。利潤達26億米元。科技園租金收益達17億弘崆幣。這還是優惠期、房租打折後的數據。”

    加里森在張興國之後,彙報藍星銀行的業績:

    “藍星銀行現已在弘崆、倭國、南韓、新加坡、菲律賓、泰國、英國、米國、德國、法國、羅剎國等30多個國家設立了50多家分支機構。在華國80多座城市裡,設立了390餘家分行、支行和網點。且所有國內網點都是自有房產,固定資產投資約9億米元。”

    “97年度吸收存款達1230億米元,貸款為380億米元。其餘資金大多以外匯形式,拆借給華國銀行,另外有一部分投入到證券市場。通過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家的銀行的拆借資金,還款後僅匯率差就盈利90多億米元,其中羅剎國是今年才到還款期。97年度稅前利潤約109億米元。”

    馬由感嘆,銀行發展還是不夠快呀,其他稍有名氣的銀行,哪家不是數千億、上萬億的存貸款業務量。不過去年全力應對金融危機,擴張速度有限。今年南韓國、倭國會倒閉很多銀行,藍星銀行可引來一個較好的發展機會。

    李陽代表華國公司,率先發言:

    “藍星華國集團,97年度是整個集團產業大爆發的一年。除造船廠即將在3個月後開始投產外,96年收購的所有產業都全面投產。經過管理優化,員工維持在80萬人,沒有太多增長。這得益於逐漸提升的自動化生產線。管理團隊及人才儲備也日益成熟,97年度一年,就從海外、國內其他優秀企業引進了中、高級管理人才達8000餘名。這還不包括研究院、藍星大學的人才引進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