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308章、學術期刊與大獎

    當然,這種運算量和強度較大。主要是判斷候選人的學術成果,對未來的影響和科技進步的促進方面,需要龐大的數據分析。

    馬由現在有生物計算機支持,更有人工智能,最關鍵擁有千年的科技資料積累,很容易判斷出優選人成果,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和具備的含金量。因而要完成這個計算反而很容易。

    反觀諾獎的評審,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卡羅林斯卡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

    且不說這些學院在業界是否具有權威性。他們終究都是由人組成,只要是人就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尤其是二戰結束後,東西方陣營對抗。這些科學家難免要受到意識形態、宣傳以及強權的影響。

    這幾年瑞典評委逐漸向米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妥協,就是實證。尤其是和平獎,完全是政治秀場。

    馬由想清楚這些後,電話叫來了李陽。簡單把設立大獎的初步想法說了一下。讓他聯繫一下國家科委、華科院等。看他們有沒有興趣參與、掛名,加入到初選評審委員會中。他準備明年年底就開始頒發這個大獎,諸事繁多,要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

    “董事長,我能問一下準備設立哪些獎項嗎?”

    “嗯,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計劃側重在運用科學方面,尤其是it、機械工程、天文及外太空探索、生物醫學工程、基因工程、太空農業、材料學、能源等8個方面。涵蓋面雖然較廣,但主旨還是促進人類往太空科技方向發展。同時也和諾獎等區別開來。”

    “有道理。諾貝爾畢竟是百年前的人物,他那個時候,科技較為落後,沒有現在科學家們的眼界,所設獎項分類自然有些粗獷。我們不設什麼和平獎,那個太虛偽了。純粹是國家力量之間的爭鬥和妥協的結果。沒有多大意義。”

    馬由也認同這個觀點,他的錢也不是大風吹來的。要獎勵也是給真正為人類做出實際貢獻的優秀科學家。

    “獎項的名稱呢?”

    “就叫《探索獎》吧,既體現我們的主旨,又蘊含鼓勵科學家各方面進行的創新和探索。我等會發給你一封郵件,把這個《探索獎》章程給你,你去與有關部門商議時,心中也有數。”

    現在他的三大研究院,已有不少成果積累。可在不少學科中,佔據較大的學術分量,有這個保底,即使國外的科學家不參加,也能保證其大獎質量。同時還讓全世界學術界無法輕視這些獲得大獎的成果。樹立起權威性。

    而且,在短期內,他還真打算對華國的學術界和科學家傾斜。他們為祖國建設和國防安全奉獻了最大的精力,值得表彰。當然,也需要引導他們儘快在許多領域有所突破。所以大獎本身只是手段,目的還是提高整體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