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262章、品牌策略

    在古力奇埋頭查看這些資料時,幾位工程師忍不住興奮的情緒向馬由提出了各種問題:

    “你們的對焦系統太靈敏了,可是怎麼保障鏡片組運動後的精度呢?”

    “50mm  f1.0的最大光圈居然是可用光圈,怎麼做到的?”

    “目鏡超級明亮,太棒了。五菱鏡是什麼玻璃加工的?”

    “bokeh(焦外散景)表現也很漂亮,奶油般的化開。而焦點卻又鋒利如刀鋒。”

    “16mm的超廣角,鏡頭邊緣畫質幾乎沒有損失,畸變也控制得很好,你們怎麼做到的?”

    “f2.8恆定光圈的變焦鏡頭做到這麼小巧、輕便,是什麼構造呀?”

    “色彩飽和、真實、但不誇張,很正。而且畫質十分通透,但卻又不失空氣感。”

    “測光系統靈敏,多種測光模式,非常準確,還能根據拍攝對象的環境,自動補光或減光,這個設計太完美了。”

    ……

    幾個人七嘴八舌,圍著馬由討論起來。所關注的大部分問題是鏡頭方面,也有少數人看到了相機本身的不同。

    膠片時代,不同廠家之間鏡頭的品質差異非常明顯,尤其是當反轉片直接進行光學測試,或用光學放映機放大到銀幕上時,優劣肉眼可見。這些品質差異的背後,是無數工程師在解決鏡頭的光學技術問題時,嘔心瀝血打造的鏡頭獨特的風格,而做出的多年努力。甚至是百年傳承。這也是為何德國的鏡頭比倭國的優秀太多,畢竟上百年都在專注於一個領域。而倭國也就30-40年的製造歷史,且一門心思降低成本,沒有差距才是奇怪。

    但遺憾的是,數碼時代,這一切都被圖像處理軟件所模糊了,無論鏡頭好壞,只要焦點準,拍攝時採用了raw無損格式,沒有什麼效果ps不出來的。於是許多人就對所謂“德味”不削一顧了,畢竟電腦顯示屏方寸之間無法和光學投影到上百寸的銀幕上那種纖毫畢現,可以客觀比較。甚至jpg格式也能讓人們無法分辨,這也得益於所有行業越來越快餐化。包括攝影,大家更多是電腦甚至手機上看看,什麼層次、色彩空間等,都被小屏幕所遮掩了。

    這不知是進步還是退後。不過對於感官這個領域,馬由不會過多去糾結。社會發展到信息時代,人們本就越來越浮躁,信息大爆炸也無法讓大多數人冷靜思考,仔細品位。因此不能簡單說是進步還是退步。只能說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特徵。

    但馬由現在所處的90年代,還是數碼剛剛起步,主流依然是膠片。玩相機的都很注重鏡頭的光學表現,人們這時不會將圖片ps後再用電腦或手機欣賞(也沒有大屏手機)。攝影作品大多是通過光學儀器投影、或沖洗出大尺寸照片供人欣賞。因此他不得不注重鏡頭除技術品質外的風格和感官效果,好在馬由手中的資料豐厚,各種“味道”都可以用技術來還原。德國人是靠口口相傳經驗、手工去實現、或用百年去修正,而馬由卻可用數控精密磨床幾分鐘、十幾分鍾迅速呈現產品。這就是科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