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125章、三款芯片

    “第三條生產線,是生產數字電話芯片。”

    國內這幾年無論是固定電話、還是移動通訊都在迅猛發展,1992年固話用戶首超1000萬,1996年超過5000萬,1998年底超過1億……。可見華國電話增長速度多麼恐怖。而這時華國用戶若要開通固定電話,居然還要收取昂貴的初裝費,連連降價後,1995年辦理市內電話的初裝費都還要3500元。即使如此,卻也擋不住人們的消費熱情。

    自1993年華國第一個數字移動電話通信網開通後,到1996年華國電話主線數在世界上總排名攀升至第3位。1998年,我國公用電話網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通信網絡。

    2003年固話用戶就將達2.26億,移動電話也將達2.22億。再之後,還會極具增長,很快躍升全球總量第一。僅移動電話普及率,由1995年的0.3部/百人提高到2017年的102.5部/百人。

    多麼巨大的潛力。想到這裡,馬由心裡不禁再度悸動,一定要想辦法將通訊牌照攻克下來。和國家有關部門溝通和換取的條件,他也有了初步的構思。

    這一連串的數字,意味著數字通訊芯片僅國內的需求,就是海量數字。而這之前,數字電話芯片基本上都是靠進口。

    “第四條生產線將作為備用產能,哪一種芯片市場供應不足,就將產能向其傾斜。”

    眾人聽到這裡,心中再無存疑,充滿了信心。

    馬由這樣對弘崆晶圓工廠的定位,和藍星集團在德國芯片工廠生產的存儲芯片、即將在蓉城、西京、金陵等地規劃的晶圓工廠組合,就將覆蓋大多數芯片運用領域,種類及型號都會豐富起來。其中最大頭的計算機所用的cpu、未來智能手機的各種芯片等,才是真正的用量大戶。

    “大家再沒有什麼顧慮了吧?”馬由笑著對他們說到。幾位剛才臉上還陰雲密佈,現在已是容光煥發。有集團內部的扶持,他們自然也減輕了壓力。

    “不過,雖然有集團的業務給你們兜底,但不能放鬆對外業務的拓展。我的目標是用10-15年,晶圓代工廠就要佔據全球高端芯片80%市場份額,中低端市場20%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龍頭老大。所有現在弘崆這家晶圓廠的規模還很小,我們將在國內繼續建造新的晶圓工廠。”

    “若有其他不具備研發和設計能力的芯片業務委託,我們怎麼辦呢?現在可是沒有研發和設計部門的崗位設置呀?”廠長劉景天想到一個關鍵問題,若對外招攬業務,一定會遇見很多沒有研發團隊的企業,他們若委託ic設計,自己手中卻沒有研發和設計團隊,便向馬由問到。

    “你們可以將這一類用戶推薦到集團來,研究院將承接所有外面委託的研發任務,以及芯片的設計。時間可保證在合同簽訂後,10-20天內完成研發和設計方案。研究院會根據芯片的具體情況,收取研發及設計費用。不過我們的收費肯定遠比他們自己研發,或者委託其他it企業價格低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