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448章 許攸獻策

    黎陽被周亞夫佔據,成為了河北的釘子戶,讓趙龍如鯁在喉,難以下嚥。

    “劉備、田齊同意出兵,但要求在擊敗胡馬以後,獲得更多的封地。否則,他們不願出兵。”

    出使劉備、田齊勢力的一個大臣回來,向趙龍報告出使之事。

    趙龍徘徊,最終下定了決心:“如果可以擊敗胡馬,我可給劉備河間國,給田齊清河國。使他們有兩個郡國之封地招募兵馬。將來若是入主中原,則可封其為異姓王,他們現在的領土,就是以後的封國,決不食言!”

    趙龍為了儘快彌補與楚天的差距,只能選擇向劉備和田齊妥協。

    劉備和田齊有可能會倒向楚天那邊,唯一可以拉攏他們的就是更多的封地。儘管這樣的做法極其危險,但趙龍不得不行之。

    投靠楚天,楚天不會裂土封王,任何被楚天吞併的諸侯,基本有名無權,唯一一個有權力的曹操還被衛青壓制,同時指揮的本部兵馬數量不多。

    趙龍卻可以容忍劉備和田齊擁兵自重。

    這就是劉備和田齊還在他的陣營的緣故,因為他們的領土全部在河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楚天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勢力之內還有未完全屈服於自己的諸侯。

    這是趙龍和楚天最大的不同。

    當然,趙龍也知道自己的做法相當危險,一旦劉備和田齊背叛,他就是下一個袁紹或者下一個袁術。

    劉備不可能甘心被楚天完全吞併,所以趙龍不擔心在給予劉備兩個郡國的前提下,劉備會投靠楚天。

    唯一的變數在於田齊。

    田齊如果是劉備式的人物,那麼他會堅持到最後一城,如果是張魯式的人物,那麼很有可能在楚天的大軍抵達河北以後,立刻投降。

    因人而異。

    兩個郡國,應該可以暫時穩住田齊。

    對於失去的領土,趙龍從袁紹和胡馬那裡奪回來。

    只要他在河北保持霸主地位,可以指揮幾個小弟即可。

    沮授說道:“許子遠為河南世家,此次消失,定當是投靠河南的楚子謀。如此想來,黎陽兵馬必定會偷襲鄴城。”

    趙龍點頭:“我已料到,此次留高熲(隋朝宰相)、審配二人守城,再以韓擒虎為將,鄴城可保無恙。許攸背棄我等,他多半參與刺殺於我,怕我降罪。”

    趙龍將刺客事件的罪名全部扣在袁紹和許攸身上。

    許攸不辭而別,袁紹被軟禁,冀州世家們均認為袁紹和許攸謀劃刺殺功高震主的功臣趙龍。許攸離開,證實了這一點。

    因此,趙龍竟然獲得了冀州世家們的好感,因為趙龍清除了袁紹帶來的河南世家,河北世家獨大。

    平原,劉備得到趙龍的承諾,在擊敗胡馬以後,可以獲得河間國與渤海國,兩個郡國,作為容身之所。

    劉備使用了從國戰帶回來的隨機招募令,獲得一個謀士,與異人謀士陳溪並列。

    現在的劉備謀士和武將集團開始膨脹,在暗中積蓄力量,他還不甘心放棄匡扶漢室、逐鹿中原。

    “天下大勢未定,陳溪所言甚是,主公可暗中結交冀州士人。以主公的魅力,禮賢下士,則渤海、河間士人皆會跟隨主公而走。或許冀州還不是主公的立身之所。”

    新來的謀士這般對劉備說道。

    劉備奇道:“我生於北方,自當以冀州、幽州為之重,天下之大,哪裡還有我劉玄德的容身之所?”

    那個謀士說道:“不然。主公帳下人才濟濟,武將百員,卻缺少機遇。不妨暗中積攢力量,廣交四方諸侯。北方多虎,南方孱弱,如果將來無法在北方立足,何不到南方一試?只要時來運轉,主公必定會成就一番事業。”

    劉備思索良久:“景略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