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389章 第三次國戰(三)

    曹操某種意義上的確是一名合格的武將。

    “我們去取另一座城池!”

    楚天趁著崔在善軍團士氣銳減,打算攻取崔在善的城池。

    在楚天的原則中,完全沒有窮寇莫追這一條,該追擊的時候就要追擊,將對方往死裡逼!

    楚天攻陷一座城池後,他又去攻打崔在善的城池。

    “放棄這座城池,逃到北方,我不甘心,一定要報仇!”

    崔在善逃回自己的城池,獲得補給。他可以選擇率領殘兵退出國戰,就像是第二領主李敏哲一樣。但崔在善不甘心,他被楚天重創,狠狠地羞辱,如果國戰開始第二天就逃回主世界,他在高麗國將無法抬頭!

    高麗國雖說不是大文明,但崔在善畢竟是千萬人口級別的大領主,不能和一些只有百萬人口的文明一樣,匆匆放棄。

    而且楚天給他造成慘重的損失,讓崔在善懷恨在心,他必須要設法報復。

    他未必沒有機會。其他文明與東漢有矛盾,比如印度莫臥兒帝國、東瀛、東南亞諸國、法蘭西,以及最近被惹毛的中亞諸國。

    “根據昨天我們派出的斥候探明,在北方是波斯帝國,那是一個擁有古老歷史的文明,除了人口占劣勢以外,他們擁有高階兵種和古老的英雄。”

    崔在善派出與其他文明聯繫的斥候折返,帶回崔在善感興趣的情報。只不過這個情報到來的時間有些晚了。

    崔在善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去投靠波斯帝國文明。如果對方不願意接納他,他可以選擇退出國戰戰場,放棄繼續獲得積分的機會。

    他相信波斯帝國的貴族們聽說南邊就是《領主》裡體量最大的東漢文明,會考慮接納他。

    波斯文明與東漢文明要搶奪同一座主城,很有可能會有一戰。

    決定投靠體量比高麗國更大的波斯帝國以後,崔在善立即整頓兵馬,席捲大量的兵器和箭矢,向戈壁北邊潰逃。

    當楚天率領大軍直撲崔在善的城池時,崔在善已經逃走。

    “不愧是高麗國第一領主,撤退如此之堅決。”

    楚天見崔在善壯士斷腕,也不禁佩服崔在善的果斷。

    事實證明,每一個存活到現在、發展勢頭較好的領主,沒有一個是善茬。崔在善說走就走,絕不猶豫,為自己保存了一部分實力。否則以楚天擁有樂毅、樂進這樣的攻城型名將,遲早會攻拔此城。沒有援軍的城池,基本上沒有防守的價值。

    “報,司隸校尉赳赳老秦請主公以及其他諸侯前去他的城池討論合兵之事!”

    楚天打下兩座城池以後,收到了赳赳老秦召集二十二個諸侯的通知。

    “打掃戰場,這就前去與赳赳老秦會面。”

    楚天作為東漢諸侯之一,定然是要響應此次號召。

    為了擊敗高麗國的兩個領主,楚天損失不少,畢竟高麗國也是清一色的高階兵種。

    楚天以東漢諸侯的身份參戰,註定了這一次國戰,難以當孤狼。

    如果不是為了出奇制勝,楚天不想一個人來打高麗國的城池。

    “這是鐵鷹斥候根據昨日偵查四方的情報繪製的地圖。在更北方,是波斯帝國,而在更南方,是大海……”

    聖女貞德取代花木蘭負責情報工作以後,昨天派出的鐵鷹斥候基本上已經回來,並根據獲得的情報繪製更加詳細的地圖。

    根據鐵鷹斥候提供的情報和系統的簡略戰場地圖,楚天已經可以推斷出自己的位置。

    東漢文明的諸侯們位於戰場的西南角落,因為部分諸侯擁有規模不小的水師的緣故,同時靠近大海。

    “波斯帝國……說不定要和波斯帝國的貴族們爭奪一座主城。”

    北方是一個古老、在古代強大的文明。波斯帝國可比高麗國強大多了。

    在楚天一個人突然與高麗國爆發大戰時,其他東漢諸侯已經陸續抵達赳赳老秦的城池,商議爭奪主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