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140章 見李世民(球球兩萬推薦票)

    一個五旬老將用馬鞭指著對面的高句麗大軍,卻絲毫沒有懼意,視之如視豚犬。

    “聽說擔任唐軍先鋒的是老將張士貴,大唐虢國公,曾經跟隨李世民屢次出生入死。”

    遼西領主燕太子騎馬與楚天同行,他的身邊還跟著北宋猛將狄青。

    “張士貴的軍中是不是有薛仁貴?”

    “理論上是有……他未必願意效忠於領主。”

    “說的也是,一邊是唐太宗李世民,一邊是我們,他肯定會選擇李世民。”

    “你的武將的馬槊從哪裡得到的?”

    燕太子看到花木蘭手中的馬槊,感到一股寒意,這種唐軍的兵器,威力驚人。

    “黃金級兵器,花費了我1000軍功。”

    “你……還真捨得,不過送給花木蘭,似乎也還划算。”

    燕太子震撼於楚天的慷慨,要讓他拿出1000軍功換一把部下喜歡的兵器,似乎還有些心疼。

    赤龍旗招展,與前方唐軍的軍旗呼應。

    李勣的十萬唐軍依靠山勢紮營,作為與高句麗百萬援軍抗衡的力量。

    以十萬唐軍挑釁百萬高句麗大軍,恐怕也只有此時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唐軍敢這麼做。

    楚天率領部眾,以西嶺為依仗,構建簡單的營寨。

    唐軍位於峽谷西邊,高句麗大軍位於峽谷東邊,中間隔著一條河流。

    唐軍在河流的上游搭設浮橋,以便隨時可以進攻高句麗大軍。

    高句麗大軍針鋒相對,在河流下游搭設浮橋,隨時進攻唐軍。

    雙方劍拔弩張。

    高句麗人數是唐軍的十五倍,浩浩蕩蕩,大營延綿數十里。

    還好峽谷的面積已經擴大至十倍,否則高句麗大軍延綿幾百裡都有可能。

    然而,即使十五倍於唐軍,這支高句麗援軍卻不敢動。

    勝負可能一次會戰便可以分出,雙方花費更多的時間相互試探。

    “高句麗百萬大軍,他們的糧食補給應該極其困難。我判斷他們會很快出戰。”

    楚天帶著武將來到河邊觀察對面的高句麗大軍。

    高句麗大軍的營寨密密麻麻,依靠東嶺駐紮。

    因為靠近河流,所以雙方都沒有水源方面的煩惱,棘手的是運糧。

    “已經有一隊唐軍小隊到對岸去了,這是要挑釁?”

    有領主驚呼起來,楚天看向對岸,果然有一支騎兵通過唐軍工匠搭設的浮橋渡河,到了對岸挑釁對方。

    這支騎兵大概只有兩千人。

    領主公子文看到唐軍的行為,一直搖頭:“兩千人去挑釁對方百萬大軍,一定是瘋了。”

    “唐軍前去挑釁的都是輕騎兵,這樣的地形,高句麗根本無法展開百萬大軍。別說百萬,十萬大軍都無法展開。”

    楚天初步具備判斷地形的能力。

    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楚天經歷的戰鬥一多,也逐漸掌握一些行軍打仗的知識。

    對面兩千唐軍騎兵耀武揚威,還靠近高句麗大軍的陣營射箭挑釁。

    高句麗面對唐軍的輕視感到憤怒,一支高句麗騎兵衝出,浩浩蕩蕩足足有一萬人。

    “蠢貨!”

    高麗領主崔在善得知高句麗大軍出動,只能破口大罵。

    高句麗大軍的兩個統帥,他們不怎麼聽玩家領主的話。

    某種意義上來說,李世民的智商可以碾壓高句麗大軍的統帥高延壽和高惠真。

    李世民也許可以聽進東漢領主的建議,高延壽、高惠真兩個統帥卻未必了。

    一萬高句麗騎兵衝出,兩千大唐騎兵小跑,不時回頭射箭,繼續激怒對方。

    “殺!”

    高句麗騎兵也在同時放箭,逐漸被唐軍帶到北部。

    唐軍未免太過小覷他們,這是五比一的比例!

    “唐軍開始反擊了。”

    楚天他們跟著唐軍,在河的對岸絕對安全,看到兩千唐軍竟然握著長矛,調轉馬頭,對五倍於自己的高句麗騎兵進行突擊!